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人民币国际化步入调整小周期

时间: 2017-02-24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599亿元、625亿元、215亿元、452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入调整期。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赵雪情认为,汇率波动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量下降的主因。
  2017年1月,我国跨境货物贸易、服务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规模分别同比下降47.2%与13.3%。人民币贬值压力与汇率波动性上升,一方面致使我国企业从市场化角度弃用人民币结算,降低企业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挤压原有套利交易规模。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大,汇率波动性上升,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由2015年8月的33.96%一路下降。2016年12月~2017年1月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跨境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降至11.94%,创2013年10月以来新低。
  另外,资本项下管理趋严,人民币直接投资总体放缓。2017年1月,人民币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大幅下滑,同比降低72.71%和85.87%,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管理当局加强直接投资监管审核。2016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项下,人民币收付逆差高达3094.46亿美元,外汇收付则呈现41.24亿美元顺差。人民币成为资本流出主要币种,引发管理当局关注。四部委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监管,防范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大真实性审核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民币直接投资趋缓。二是基数效应。2016年1月,在经济下行预期、汇率贬值、企业加快“走出去”背景下,人民币直接投资急速飙升,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上升91.67%和1349.52%,从而压低了今年1月人民币直接投资同比增速。
  尽管如此,看待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调整应保持正常心态。人民币国际化短期遇阻是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但其长远发展动力依然存在。在宏观经济方面,我国经济增速仍位居全球前列,金融体系总体稳定,人民币计价资产收益率可观。1月我国诸多指标向好,2017年有望企稳回升;在汇率方面,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基础,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已稳定在94以上水平,鉴于美国宏观经济与加息预判,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总体有限;在政策监管方面,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大方向坚定不变,具体监管措施依据宏观审慎的原则灵活调整,符合我国长远根本利益;在基础设施方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逐步完善,人民币清算体系基本覆盖全球,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被俗称为点心债的离岸人民币债由盛转衰,可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挫的一个缩影。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我国经济国际化还未到让人民币当外汇使用的程度。这点与日本不同,日元在国际上是完全可兑换货币。而虽然进入SDR,但人民币也只在周边流通,极少用于第三国与第四国间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