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大宗商品市场陷“疯牛”之殇

时间: 2016-12-27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回首2016年,随着房地产新政的出台、两会的召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等一系列利好的集中释放,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焕发了久违的“青春”,迎来近5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一波涨幅。
  国际油价在经历了8个月的连续下跌后重新站上50美元/桶,国内商品市场购销两旺,去库存、去产能压力大减。以煤焦钢产业链为代表的商品集体迎来爆发,炼焦煤价格同比涨幅超100%,焦炭价格同比涨幅更是近200%,煤焦类商品价格直逼2013年底时的高位。截至12月22日,主要大宗商品诸如焦炭、丁苯橡胶、炼焦煤的价格年度涨幅均超过100%,有机化工品聚合MDI、纯苯以及钢铁类多数品种价格年度涨幅均超过80%,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也不断刷新年内新高,从今年2月初的最低点660点一举突破860点。
  不理性因素
  尽管2016年“大牛市”已形成,但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疯涨背后带有不理性因素,价格压力向下游传导,压力加大使得传统制造业承压,反而给市场带来消极影响,表现在具体行业上就是上中下游涨幅不同步。
  以橡胶产业链为例,截至12月22日,上游主要商品丁二烯价格年度涨幅为207%;苯乙烯价格年度涨幅为39.13%。中游丁苯橡胶价格年度涨幅为111%,仅为丁二烯的一半。下游轮胎行业的表现更是惨淡。我国轮胎出口占比约为轮胎总产量的40%。据生意社调查,今年上半年,轿车轮胎出口均价为2540.2美元/吨,同比下跌12.6%;客货车轮胎出口均价2058.9美元/吨,下跌13.6%;工程轮胎(轮辋大于61厘米)出口均价2569.5美元/吨,下跌9.9%。综合来看,轮胎出口平均价格同比跌幅超过10%,国内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且不论反倾销带来的影响,今年我国轮胎行业就有6家企业关门倒闭,9家企业轮胎项目因资金、环评和土地等问题而停建,8家企业亏损面达20%。
  再看棉纺产业,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棉花期货、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皮棉价格的年度涨幅达22.51%,但纱价的涨幅却十分有限。据生意社监测,纱支数21S棉纱价格年度涨幅为14%。纱价上涨缓慢导致棉纺织企业亏损严重,且订单不断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停产去倒卖棉花。数据显示,在A股上市的36家纺织企业中,上半年有10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比例超过25%,而2010年只有1家纺织企业亏损。
  “仓鼠轮效应”
  大宗商品“疯牛”之殇的背后是“仓鼠轮效应”。
  仓鼠轮是供给仓鼠这类啮齿目小动物运动的装置,就是将一个轮圈装嵌于一个或一对短轴之上。仓鼠在轮圈中奔跑时,轮圈会不停地转动,使得它有足够的运动空间。这种装置看似是给了仓鼠足够的空间,为它加速奔跑提供了便利,但实际上是在空转,仓鼠仍是在原地踏步,并未真正地前进。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刘心田分析称,“仓鼠轮引申到大宗商品市场的道理相同,市场其实并未真正接地气,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势疯狂,但没有有效的接应,并未真正传导到下游,缺少实际的需求或终端的同步上涨,只是上游在‘空转’”。
  刘心田认为,本轮牛市的出现和上一轮的牛市有所不同,上一轮牛市的涨势并没有本轮猛烈,企业压力也没那么大,而本轮牛市更多的是在空转。要想摆脱空转局面,市场就需要接地。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新一年的经济工作定了调——“稳中求进”,倘若市场和经济面保持一致,后续能够逐步降温,大宗商品市场是可以稳下来、慢下来,并真正向前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