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期货政策走向及其市场影响
时间: 2016-12-22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1、2015 年是国内期货市场创新年,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业务开闸,很快成为期货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下半年因股市异常波动,股指期货遭遇了史上最严的限仓措施,保证金提高了 5 倍,手续费提高了 100 倍,期指限仓至 10 手,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与风险对冲功能遭到了削弱。2016 年是期货市场的监管年,期货公司严查场外配资,为配合供给侧改革,针对市场过热的品种,先后对焦煤焦炭与螺纹钢进行了 1000 手与 8000 手的限仓。2016 年也成为近十年来,唯一没有新品上市的一年。由于中国是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大宗商品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与我国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严重不匹配。
尽管如此,2016 年针对联储加息不断延后,尤其是资产慌背景下,大宗期货市场成为了新风口,商品期货市场迎来了的逆转,出现了价量齐升的态势,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大幅提升。
正是因为在股市异常波动中与供给侧改革中,期货市场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成功防范了市场的过渡投机与操纵风险,让国务院看到了期货市场的一份担当,得到了监管层的肯定与大力支持。为此,刘士余在近期的公开讲话中强调:“要从国家的战略角度发展期货市场,充分肯定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加快制度化创新。”展望 2017 年,将成为期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年。
2、根据刘士余在大商所的公开发言与方星海在期货监管培训班的讲话,证监会将重点支持期货业获得大宗商品的话语权与定价权,进一步配合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预期 2017 年期货市场将推动的可能政策措施将包括:将推动股指期货松绑、农产品场内期权设立、原油期货上市等关键问题的解决。1、股指期货将择机松绑;2、农产品场内期权预计 2 月底或 3 月初上市;3、力争 2017 年内推出原油期货。
3、对市场影响方面:①股指期货松绑反映了监管层对市场长期走好的信心,意味着股市异常波动周期步入了尾声。目前股指运行在年线牛熊分界线的关键位臵,也是政策的维稳区域,当前沪指回到 2800-3200 的箱体内,市场突破箱体仍需再度确认,如果有效突破或将引发春季行情,为股指期货松绑迎来好的市场契机,考虑到 2017 年 MSCI 关于海外设立涉 A的衍生品的审批权的问题,中国尽快恢复股指期货,不仅有助于把控 A 股话语权,同时,为海内外机构大量入场,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有助于股市中长期走强。②期权推出,代表风险防范工具的质的提升。过去由期货的套保的主要风险
对冲策略,期权出现后,可以采取组合多元化投资策略的,为商品期货投资增加保险工具。比如可以采取做多商品期货同时,买入看跌期权,构建保护性看跌组合,分享期货上涨同时防范风险。③工具多元化可以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场,增加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引导与风险防范功能。
4、预计未来期货市场股指期权、铜期权、玉米期权等产品也有望陆续上市。
风险提示。警惕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关注期指松绑短期对市场的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