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开发商品指数基金
时间: 2016-12-21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为了进一步推进商品指数类基金等产品的开发和上市工作,更科学地引入机构投资者参与国内的商品期货市场,上期所本着“平稳起步、长远发展”的原则,多角度地分析了各类期货品种的市场风险和容量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措施。在市场发展初期,上期所鼓励市场机构尝试开发市场风险集中度较低的品种,并且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各基金产品的开发节奏;同时也鼓励各类大中小型基金公司共同参与,增加市场机构的多样性;上期所在产品申请的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发展市场容量较大、套保客户占比较高、国际联动性较强的品种。此外,上期所还规范了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产品开发服务工作,实现创新业务有序规范发展,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1号——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制定了“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产品开发同意函操作流程”,规范上期所上市品种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开发服务工作。在基金产品上市后,上期所也持续跟踪基金产品的投资运作、市场运行情况,并针对基金产品可能给标的商品期货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监测,加强风险预研、预判、维护市场稳定。
2015年5月22日,证监会批复了国投瑞银基金公司推出的国内首只白银期货基金,实现商品期货基金领域的创新突破。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基金从2015年8月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初始募集规模为3.47亿元,目前基金运行情况良好。该基金主要投资上期所白银期货合约,具备门槛低、费用少、易操作等优势,成为境内投资者投资白银的简单投资工具,填补了国内基金业投资领域的空白。上期所与国投瑞银联合申报并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二等奖”。
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基金的市场示范效应加上国内经济形势逐渐回暖,使大宗商品市场日益受到各类机构的关注,各基金公司对国内商品期货基金的开发明显加快了步伐。18家基金公司明确表达了与上期所合作的意愿。此外,上期所与基金公司就商品期货基金的发展也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期所衍生品部先后调研走访基金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20余家,接待基金公司来访30余次。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2015年年底和2016年上半年,上期所分别与上交所、深交所举办商品期货基金研讨会,分别邀请了10家和14家基金公司代表参加会议,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从公开信息来看,现阶段证监会已受理14个关于上期所商品期货基金产品的募集申请。
相关链接
国外商品指数类基金发展情况
大宗商品和其他的资产类别相关性比较低,能够很好地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同时,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比较高,能够很好地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此外,大宗商品投资能够规避一定程度肥尾的风险。根据美国市场的经验,美国的商品市场总规模在过去十几年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从2000年的60亿美元,迅速扩张到2013年的4000多亿美元。
国际上商品的投资通常是以指数化形式参与,指数化投资公开透明的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在美国,标普&高盛商品和道琼斯&瑞银商品指数系列的发展最为成熟,跟踪指数的管理资金总规模大约2000亿美元。因此,以商品指数为重要投资载体的商品指数化投资模式,是未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在国内市场,目前商品指数及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