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汇率周报:从“管价”到“管量” 政策加码支撑汇率

时间: 2016-12-07  文章来源: null
本报告导读:上周人民币止跌回升,政策重心转向“管量”且力度明显加强;离岸人民币受政策影响更大,价格与在岸倒挂。年末汇率季节性压力较大,但企稳的希望在增加。 摘要: 贬值势头暂止,离岸汇率倒挂。上周,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势头得到遏制,在岸、离岸汇率均明显企稳;离岸汇率表现尤佳,对美元大幅升值1.1%,与在岸形成“倒挂”。从结构上看,汇率内外部压力均明显缓解:外部美元乏力回落,带动中间价回升358点;内部日间交易虽仍累计贬值25点,但较前几周明显好转。 “管量”政策加码,离岸更加受益。三季度,因敏感事件时间窗口叠加,政策层面对汇率价格进行了“引导”;直接“管价格”短期见效快,但中期负面作用同样显著:一是容易导致贬值压力积压,如果遇到外部冲击,会放大汇率波动;二是加速外汇储备的耗损。当前,时值岁末年初,结售汇进入旺季,而且贬值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不可控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重启“管价格”,代价显然是难以估量的。我们看到政策重心从“管价”转向“管量”,对汇率波动保有一定程度的“容忍度”,但对资本过快流出的风险坚决遏制。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近期央行对境内企业境外人民币放款加强监管,加上此前对虚假对外投资的控制,政策信号越来越明显。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示,人民币跨境收付逆差持续扩大是客观存在的,不排除其中掺杂了规避境内购汇限制的动机,限制境外放款有利于抑制购汇压力向外转移,减轻离岸汇率的贬值压力,这可能也是近期离岸汇率表现更强的原因。 汇率企稳的希望在增加。短期看,外部不确定性从美国暂时转向欧洲,但意大利公投即使失败也不代表退欧,欧元出现过度反应的可能性不大;内部仍将面临季节性的结售汇压力,但管制政策加强可能会对冲一部分购汇需求。总体上汇率贬值压力难言出清,但企稳的希望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