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人民币波动几家欢喜几家愁?

时间: 2016-11-23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尽管人民币从年初以来对美元贬值近6%,但是在日本和欧洲负利率、美国零利率背景下,就理财、楼市、股市等国内投资收益来看,境内投资收益率要好于国外。”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在连续下挫12个交易日后,22日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779,骤然上调206个基点。尽管美元一路飙升稍有“歇脚”,但人民币对美元近期连连下挫,仍然对个人和企业带来不小影响。
  “同样是兑换1万美元,年初只要大约65000元人民币,现在就得近69000元了。”经常给在美国留学的女儿汇钱的北京市民韩女士说。
  人民币贬值并不意味着
  个人财富一定会“缩水”
  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85,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9个基点,创下2008年8月以来新低。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终于止跌,有所回调,人民币对美元市场价徘徊在6.89附近。截至15时,人民币对美元报6.895。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人民币对美元连续贬值,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出国旅游可能更贵了,留学成本可能更高了,同样数额的人民币可购买的进口商品可能变少了。
  专家表示,人民币走弱,主要受美元走强影响。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部分经济数据继续改善,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大幅升温,推动美元一路走强。
  10月当月美元指数升幅3.12%,而大选结束后两周来,美元指数一路飙升近3.5%,直到21日开始略有回落。截至15时,美元指数报101.06。与此同时,10月末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较上月末贬值1.49%,但近两周多来,贬值幅度一度拉大到1.9%左右。
  人民币贬值并不意味着个人财富一定会“缩水”。“尽管人民币从年初以来对美元贬值近6%,但是在日本和欧洲负利率、美国零利率背景下,就理财、楼市、股市等国内投资收益来看,境内投资收益率要好于国外。”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说。
  对企业的影响不能简单
  从“进口”和“出口”考量
  面对人民币连跌,除了个人,还有不少有跨境业务的公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有美元负债的公司或许会遭受汇兑损失,而一些以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则总体获利。
  用友网络科技公司助理总裁王志清告诉记者,用友每年在美国采购软件和设备大约需花费2000万美元,美元连续走强对购置成本造成一定压力。“不过,企业一直注重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整体影响不大。目前企业还有1亿多欧元的外债,随着美元走强、欧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相对欧元有所升值,这为企业减轻了三四千万元人民币的债务负担。”
  专家表示,人民币贬值对于企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从“进口”和“出口”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现在不少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汇率压力缓解让一些出口企业稍有喘息,为企业调整发展方式赢得了宝贵时间。但与此同时,汇率变动后客户压价已经成了“规定动作”,上游的供货商也要求加价。
  “我们的合同主要是美元计价,比如出口美国的冷冻罗非鱼片,三四个月前签的合同,现在就比较有利。”广东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董事长何荣洪表示,“其实,贬值对于出口业务并非全是好处,一些负面因素在逐渐显现。比如,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货币贬值幅度更大,与我们相比,他们出口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更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54,较11月11日94.33上涨0.21。专家表示,10月以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大都保持在94上方运行,尤其是美国大选以来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着较小的波幅,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白明表示,从企业经营角度看,相对稳定的汇率预期更加有利。对于核心竞争力弱、议价能力差的企业而言,几乎享受不到汇率变化的红利。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企业还是要加快形成技术、品牌、渠道、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力”。
  专家表示,为防范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应增强风险意识,可以提前使用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抵押等方式对冲汇率风险,但不要单方面赌汇率升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