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每日思考:放人民币贬值 特朗普能答应吗?
时间: 2016-11-18 文章来源: null
要点
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后,近期美元出现大幅升值突破100,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16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逼近6.88,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超过6.89,对此我们认为: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急贬,但一篮子货币指数整体稳定,贬值主要源自美元的强势。伴随着近期美元的升值,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的贬值压力。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背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却仍然保持整体稳定,与11月8日特朗普当选、美元开始攀升时相比,人民币指数反而上涨了约0.8%。这说明本轮人民币快速贬值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美元近期的强势。一方面,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反应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与以往几次贬值相比,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于,此前人民币贬值通常伴随着人民币交易量的大幅上升,但11月的快速贬值却伴随着交易量的快速回落,这或许是接近均衡水平的体现,也可能是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央行放松干预力度的一个征兆。
但从政策主张来看,“强美元弱人民币”或非特朗普所愿。在全球“抢需求”的时代,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贬值虽然蚕食投资收益,但对经济并非坏事。但问题在于,对于本次人民币贬值的源头——美国,美元的强势或非特朗普所愿意看到的。
参考与特朗普经历、政见相似的里根总统,其曾通过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大幅升值。特朗普曾多次强调抗议中国、日本所谓“对汇率的操纵”,希望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名单,这表示“强美元弱人民币”的格局或非下一任美国总统所希望见到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同样作为逆转获胜的共和党总统,里根与特朗普在经历和政见方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里根总统任职期间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通过“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大幅升值,成功激发美国自身的经济潜力,而日本则因为货币升值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陷入“失去的二十年”。因此,过于强势的美元和偏弱的人民币,对于特朗普来说可能并非一个理想的组合。
若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后对人民币贬值施压,可能限制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对金融市场估值产生影响。期权等金融市场均指向这段时期的汇率市场波动可能放大。如果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后对人民币的贬值施加压力,可能限制中国货币政策潜在的宽松空间,而进一步可能对明年1季度后期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估值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