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局下的海外投资(一):人民币汇改艰难漫长 海外投资乃大势所趋
时间: 2016-11-18 文章来源: null
2016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开启了一轮缓慢走贬的趋势。
截止到2016年11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录得6.859的阶段性新低,较今年年初贬值5.47%;即期汇率则录得6.870,较年初贬值5.41%。汇率问题再度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央行于2015年8月11日启动了本轮人民币汇率改革。随着央行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计算公式,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公开透明,并有利于市场形成分化的汇率预期。201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及一篮子汇率指数走势基本与公式相符,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明显缩小,意味着当前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求,受到了资本市场的一定认可。不过,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资本外流的状况加剧,央行一方面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放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资本管制,严控非法渠道的资金流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汇率的自由浮动和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但我们对于一次性放开当前汇率的管理存在担忧:其一,当前外围环境动荡不安,黑天鹅事件频发,如果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下跌,可能使得中国成为不确定性风险爆发的中心;其二,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之下,可能造成汇率的一次性大幅超调,届时引发的金融市场震荡不容小觑;其三,汇率超调对于外贸企业、海外留学、海外旅游及消费等需求都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损害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其四,仍国际的经验来看,近期俄罗斯卢布自由浮动的案例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化。在内外交患的情况下,立即放开人民币汇率使其自由浮动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仍央行今年以来的汇率政策取向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样的改革取向,即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优先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渐进可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汇率贬值预期升温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及投资者海外资产的配置需求日益旺盛。这在宏观层面表现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逆转;而在微观层面,一方面是企业部门海外并购的数量持续攀升(近期受政策管制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的意愿不断上升,具体表现为QDII净值与份额的攀升与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占比的提升。
尽管我们难以揣测央行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式与进度,但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自由浮动的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一方面,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将仍当前的支付与结算功能,转变为储备与投资功能为主,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面临贬值压力,未来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明显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海外,海外资产配置是投资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