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赵庆明:年底前人民币汇率整体偏弱

时间: 2016-11-12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名家连线 人民币短期汇率下行,最主要取决于国际外汇市场。目前来看,应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让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年底前,人民币汇率料整体呈偏弱状态。目前影响美元汇率指数有两个因素:一是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短期内让美元承压,但影响是短暂的。二是美国12月是否加息。只要加息预期仍然较高,美元指数会继续走强。 人民币短期汇率下行,最主要取决于国际外汇市场,但无法确定何时能调整到位。目前来看,应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让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甚至是略有升值。当下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仍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并不会持久,未来还是要让汇率自由浮动。另一方面,在这种过渡状态下,我们的管理是倾向于让它参考一篮子货币稳定还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贬值或升值,这个也是无法确定的。 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贬值的逻辑。外汇市场所指的长期,往往是一年以上的时间。自去年12月11日央行推出人民币汇率指数至今,人民币先是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大部分时间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在6.6左右,上下波动大约五百个基点。从今年8月底9月初以来,美元重新走强,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而对美元汇率出现下跌。另外,由于央行的做法很难预测,很难判断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究竟是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还是对美元稳定。基于目前人民币仍维持当下定价机制,整体来看美元会走强,人民币对美元会走弱。 诚然,人民币贬值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贬值加速了资本流出,资本流出量越大,恐慌性购汇就越多,实际上汇率贬值的幅度或压力也会越大。但目前资本流出项目基本均有出处,没有所谓的大幅度偷逃等现象。资本流出一是对外投资的量较大,二是部分企业在归还前几年的境外融资。据商务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对外投资已超过去年全年。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当下中国经济渐有企稳迹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未来经济向好的突破口会有哪些? 赵庆明:经济确有企稳迹象。从目前来看,四季度数据即使回落,幅度也不会很大,而维持稳定或略有回升的概率更高。比如,PMI和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略有好转。从消费来看,非常稳定,尤其是房地产前三季度的销售维持较好状态。四季度,房地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消费也会持续。另外,汽车已是我国第一大消费品,未来仍有不错表现。 经济向好的突破口,首先在税制改革,比如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倘若这块能有一些突破,或对消费产生较大的有利影响,提高消费率。 其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不能真正做到转型和去产能。目前钢铁、煤炭等行业所谓好转仍然是短期的,各种产能过剩程度还是非常严重。目前来看,近期市场好转实际上使得产能很难去掉。再者补短板的进程比较缓慢。此外,杠杆率易上难下,尤其是企业部门不应该再加杠杆。如果能维持整体宏观杠杆不加的情况下,平衡地实现去产能和补短板,那么未来经济活力会更好。 中国证券报:明年宏观经济有哪些风险点应该注意? 赵庆明:明年宏观经济中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通胀。从新涨价因素来说,CPI上涨的动力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9月PPI已经转正,虽然全年仍为负,但接下来的几个月月同比或都为正。另一方面,从全球来看,通胀压力也会有所加大。目前大宗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的价格整体还是在往上。从CRB指数可以看到,去年底和今年初是一个低点,包括原油和铁矿石价格都是底。因此,从技术上来说,今年底和明年初通胀的压力会比较大。这一点将是全球性的,当然也会有中国独特的黑色系暴涨,这些都会对CPI和PPI产生明显影响。 另一个风险就是杠杆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去产能和补短板没有明显进展。如果财政政策能产生乘数效应,从宏观上来说,是有利于降杠杆的,企业财务状况会有所好转,偿还能力也会提高。但目前看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未必明显,且财政加杠杆的速度可能还会超过GDP增速。事实上今年财政赤字的水平非常高,远不止3%,明年的赤字率还会继续提高。 此前G20会议倡导且明确提出要让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首先从全球来看,货币政策似乎已用到了极致,而财政政策还有一些空间。另外中国的宏观杠杆,尤其从狭义政府债务率角度来看,政府杠杆率还比较低,相对很多国家来说,加杠杆的空间还比较大。从某种程度上看,明年赤字率还会扩大,名义上还会维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