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开盘:焦炭涨超2% 淀粉跌超1%

时间: 2016-10-31  文章来源: 网易财经
  网易财经10月31日讯 期货市场今日开盘焦炭、郑醇主力涨超2%;铁矿石、焦煤、PVC、沪铝、螺纹钢、沪锌涨超1%,沪铜、硅铁、沪铅、塑料、热卷、沪镍、沪金等上涨;豆粕、淀粉跌超1%,菜粕、大豆、白糖、玉米、郑煤等下跌。
  “煤超疯”短期恐难以遏制 煤价上涨的行情仍在继续
  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93元/吨,环比上行16元/吨,继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连续十七期上涨。比年初的371元/吨上涨了222元,增幅达到59.8%。
  同时,根据金银岛煤炭网的数据,5500大卡煤炭北方港平仓指导价从8月3日的465元/吨上涨到10月26日的70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51%。
  中国神华在日前发布的三季报中表示,7月份以来,火电生产增加,电煤需求上升,煤炭供需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煤价快速攀升。
  金银岛(宁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刘宝华向记者表示,煤价上涨的速度要看产能释放的进度,产能释放得快,整个市场就平稳,释放不出来,煤价就会一直上涨。产能释放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性,短时期内不会一步到位,价格还会持续上涨一段时间。
  需要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还了解到,神华特殊煤种价格(现货价)以及块煤下水价格自2016年10月27日0时起,相比2016年10月20日普涨40元。
  这已经是神华第二次上调10月份煤价。
  在国庆长假前夕,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企上调了10月份的下水煤长协价格,从9月份的460元/吨一跃涨至548元/吨。
  “这几年煤企一直在低煤价运行,并且大面积亏损,煤价复苏后,很多煤企需要正现金流的流入,煤企一定是希望维持正现金流流入的这个局面,而增产后必然价格会下跌,所以煤企不会盲目扩产。”刘宝华指出,上游产能释放需要时间,还有很多产能被充到中间的社会库存,也没有全部释放给下游,而下游又到了冬季用煤高峰,需求在不断增长,所有因素叠加在一起会导致四季度的煤价在一个高位运行。
  中银国际也表示,尽管发改委一再强调保供应,但效果非常不理想,煤炭企业的响应并不积极,有主观不愿意增产(年底了已经完成经营任务要保安全、享受少生产煤价涨的好处),也有因为资金短缺、井下条件等短期不能马上复产的。即便政府会出台更严厉的政策促使煤炭企业增产,但考虑到时间性和力度,供应的增速仍会不及需求增速,短期的供需缺口可能还会扩大,煤价的上涨短期或难以遏制。
  煤电谈判临近电企慌了
  煤价不断攀高,随着煤电长协谈判的临近,电企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目前,冬储旺季需求尚未启动,供应就已经明显不足,各环节库存都偏低,很多电厂和钢厂都出现了无煤可用的状况。
  “现在煤价一涨再涨,有它的合理性,供给跟不上,需求又旺盛,上涨是必然的。”刘宝华表示,但出现暴涨又不合理,这已经带有人的恐慌心理,不少电企和钢企担心拿不到货。
  10月27日,发改委召集神华等四家大型煤炭企业、华能等七大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煤协、中钢协、中电联、交通运输部水运局、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等单位召开特急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
  由于煤价上涨,电企也逐渐进入盈亏平衡点,也有电企开始亏损。
  需要一提的是,由于成本的上涨,9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已亏损3亿元,是2012年8月份以来首次月度整体亏损。
  同时,以山西为例,1月份-9月份,山西省火电企业完成利润30.16亿元,同比减少37.87亿元,统计口径内6家网调电厂中,5家企业盈利、1家企业亏损;52家省调火电厂中,22家企业盈利、30家企业亏损。
  其中,山西省火电企业9月份净亏0.91亿元。
  “煤价上涨了这么多,电厂的经营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刘宝华表示,但现在电厂主要考虑的还是保供应的问题。
  在他看来,随着煤价的上涨,现在煤企已经不是大面积亏损,电企也不至于亏损,不像原来,一方是大规模盈利,一方是大面积亏损,这样的价格在双方都能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