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创逾一个月来最大涨幅 在岸人民币收复6.77
时间: 2016-10-31 文章来源: 智通财经网
周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217个基点,报6.7641,上调幅度创逾一个月以来最大。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7736,16:30收盘价报6.7795,23:30夜盘收报6.7810。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均小幅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盘初走高逾100点,收复6.77关口,截至北京时间9:50,报6.7695。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震荡走高,截至北京时间9:50,报6.78231。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走势将会趋向平稳,但从短期来看,贬值趋势或仍将继续。
智通财经曾报道,法国兴业银行认为,根据人民币以往走势,预计下跌周期在2-3个月之间,同时11月至2017年1月是季节性购汇高峰,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更加明显。
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称,中国外管局非银行外汇结算数据及跨境人民币流动反映9月资金加速外流,虽然比2015下半年温和,但该行相信资本外流的加速将促进人民币持续贬值,并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资本限制。该行维持人民币汇价今年底见6.82水平预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则认为,中国外汇政策存在“新的不可能三角”。
管涛解释,“不可能三角”即通常所称的经济学术语“三元悖论”,用于阐述一种宏观经济政策状况。
何谓“外汇政策新的不可能三角”呢?“新的三角”是外汇政策:一是负责外汇市场价格出清的汇率政策,二是外汇市场干预,三是资本流动管制。后两项负责外汇市场的数量出清。
他表示,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即我们不可能同时既要保汇率,又要保储备,还要搞开放。至少要使用其中一个工具来解决市场出清的问题。
管涛在其新书《汇率的本质》中表示,人民币不必惧怕汇率浮动。通过总结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演变及新兴市场的汇率选择,论证了上述结论。
他并指出,汇率浮动的一个好处是,变市场与央行之间的博弈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有利于激活市场多样化预期,形成汇率的双向波动,抑制无风险的单向投机。但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能一蹴而就,而要根据国内金融发育程度和企业承受能力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