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彭博:人民币连创新低不必慌 年内贬值空间有限

时间: 2016-10-26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北京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10月后快速走弱屡创新低。不过在多数机构人士眼中,人民币只是随近期美元指数走强被动调整,年内进一步贬值的空间非常有限。
  彭博于10月21至25日对21位金融机构的分析师、交易员进行调查,预测中值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底料位于6.8,全年贬值约4.5%,这与当前市场汇率仅相差约0.34%。虽然人民币在岸汇率10月累计贬值已达1.5%,且离岸即期汇率创历史新低,受访者反馈的年终预测均位于6.69-6.88区间内,其中料年底人民币弱于6.8的仅5人,整体看对人民币走势并不悲观。
  机构人士此次并未像今年1月人民币快速贬值时,流露出明显不安。他们的信心主要来自,人民币对美元被动走弱的同时,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坚挺。受访者预计,随着美联储升息预期消化,美元指数年内走强的空间已不多,而人民币篮子汇率持稳及其背后中国官方稳定汇率的意愿,将限制人民币继续走弱的空间。
  “人民币并没有开始新一轮贬值,”参加调查的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在美元强势之下,新的汇率机制要求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因此人民币才会兑美元贬值。” 他预计,虽然美元短期内会再次走强,但幅度料有限,人民币会处于温和贬值态势。
  被动贬值
  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周二在北京表示,人民币10月以来的贬值主要可以用美元指数的升值来解释,美元如果长期大幅升值对其他国家汇率都将构成压力。他同时表示,市场已消化12月美国加息预期,加息若实现,则可能令新兴市场货币受到支撑。
  调查中,包括德国商业银行周浩,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李刘阳和华侨银行的谢栋铭在内的受访者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贬值,几乎可以完全归因为美元兑多数货币走升,其他来自国内的影响因素基本可忽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胡志鹏在周二发表的报告中写道。
  这可以从市场数据得到印证。7月初至今,美元指数走强约3.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约1.7%,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CFETS人民币指数则仅走弱不到1%。与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篮子汇率曾同时走弱的“最大贬值季”不同,近期人民币下挫的动力主要来自美元走强,而非主动贬值。
  维稳立场
  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受访者提到,在6.8整数关口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长期横盘的6.83水平,中国可能出手干预以维稳汇率预期。
  周一纽约交易时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创突破年内地位创历史新低。随后,周二出版的《人民日报》即刊载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的署名文章,重申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5%-7%,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属于最强劲之列,”易纲写道。
  西太平洋银行资深外汇策略师Sean Callow在采访中表示,“为稳定人民币市场,预计仍会不时入场干预。采取行动的时机可能是市场一边倒地押注(贬值)时。”
  不过,也有机构对中国官方在持续的资本外流压力下稳定汇率的能力存有担忧。美银美林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师Claudio Piron和Ronald Man周二发布报告预测,如果资本隐形外流的形势更趋恶化,人民币可能在明年底前跌破7.25。
  美元指数
  多数受访机构预计,今年底时美元指数位于98,这意味着即便年底前美元加息一次,美元年内也难以进一步上行,甚至可能会较当前接近99的水平有所回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机率在本周的头两天即从68%上升到71%。Callow表示,美元加息后可能出现美元多头获利回吐,有利于缓和人民币被动贬值的压力。
  此外,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年底时人民币汇率不会弱于6.8,趋于一致的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供求变化。瑞穗银行策略师张建泰认为,如果大家对人民币贬值到6.8的看法比较一致,从外汇供给上看逢高结汇的企业也会增加,这也意味着供求会变得更加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