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小幅调升 贬值压力短期仍存
时间: 2016-10-26 文章来源: 财新网
在美元指数有所回调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终结了连续多日的贬值走势,小幅升值。但整体看短期贬值压力依然存在。10月26日,官方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7705,继续刷新6年多以来新低,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调升39个基点,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调升73个基点。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在6.77区间波动,此前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呈现出贬值走势。
2010年9月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总体延续了震荡升值走势,直到2015年8月11日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次性贬值200多个基点,中间价随即出现了震荡贬值走势。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后,再度开启了一波贬值行情。
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今年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跟随美元指数波动。美元可能已经接近本轮周期的顶部,从而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空间并不太大。
一方面,美联储本轮加息节奏缓慢,且拖延一年之后的第二次加息,对美元指数的推升作用料难超越首次加息。
另一方面,欧洲银行业的不确定性仍将使欧元承压,但在极端情况下,日元有可能再度表现出避险属性,与美元一同上涨,进而牵制美元指数上行的幅度。
北京时间26日9时左右,美元指数一度上升在98.8304的高位,随后有所回调,截至记者发稿时报98.7549。
同时,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7704元,升值0.1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7772元,贬值0.01%。二者价差扩至70个基点左右。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认为,美元指数可能将提前上行至100,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心理准备已经调整到位,因此美元指数达到100可能在11月提前实现,同时美元走强使人民币面临的压力增大,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低点会在6.8。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健对财新记者表示,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强烈,从而对人民币汇率及跨境资金流动构成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6.7关口后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加大,资本外流与贬值预期容易相互促进,加之年底季节性因素均会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