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人民币走弱:美元太强惹的祸?

时间: 2016-10-2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从年首一直拖到年尾,四季度,美联储二次加息能否成行终将见分晓。而一进入四季度,美元便给非美货币们来了个“下马威”。10月以来,美元在收复年内失地后继续向100点关口挺进,人民币对美元则重新踏上跌途。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132基点至6.7690,盘中在岸人民币跌破6.77,离岸人民币跌破6.78,齐创逾6年新低。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弱,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汇率走强。分析人士认为,在加息预期支撑下,四季度美元易涨难跌,由此造成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难以消除。但中国经济阶段趋稳,部分缓解人民币内在贬值压力,近期市场贬值预期依然较为平稳,相比其他非美货币,人民币表现也算坚挺,未来出现无序贬值的可能性仍很小。 人民币10月已跌上千基点 人民币最近跌得有点凶。10月24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132个基点,设于6.7690元,逼近6.77元关口,并再创2010年9月以来逾6年新低。 在当天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中,人民币开盘直接跌破了6.77元关口,报6.7733元,上一交易日16:30收盘价则报6.7599,23:30夜盘收报6.7655。截至24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报6.7718,跌119基点,盘中最低跌至6.7770,亦为2010年9月以来新低。 昨日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早盘持续走软,盘中最低破6.78关口至6.7842,午后跌幅终有所收窄,截至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CNH汇率报6.7754,跌114基点。 在度过相对安稳的两个月后,进入10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再现一波快速贬值。据统计,10月以来11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9月底的6.67到最新的6.77附近,一路连破数道关口,贬值912个基点,贬值幅度1.37%;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亦累计贬值1018个基点,贬值幅度1.53%。 美元指数站上数月高点 与此同时,美元最近表现得很猛。美元的强势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提供了最直观的解释。 24日亚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盘中触及98.85点的逾8个月高位。自10月初以来,美元指数已上涨了约3.4%。据历史数据,2015年末美元指数收报98.70,也即,凭借10月份这波涨势,美元指数已基本收复年内失地,大有可能再度向100点整数关口发起挑战。 凭借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首次加息的预期,2015年3月及12月,美元指数两度短暂突破100点,达到过去十余年美元指数达到的最高点。而最近这一波美元升值,同样有赖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 继2015年12月首次加息后,美联储二次加息时点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门话题,从3月到6月再到9月,在此前被视为最有可能加息的多个时间窗口都过去后,这一悬念至今也没有揭晓。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参与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今年12月的最后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按照目前市场观点来看,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相对稳健,就业形势良好,后续经济有望持续复苏,应能够支持美联储在年底兑现一次加息的言论。在外汇市场人士看来,近期美元升值反映的正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 欧洲经济风险发酵也为美元升值推波助澜。美元对非美货币汇率升值的动力,归根到底来源于美联储与其他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取向的差异。一方面,在美国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后,美联储致力于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希望退出原有超宽松货币政策;而另一方面,欧洲经济风险事件则是此起彼伏,在欧债事件略有缓和后,英国退欧和即将举行的意大利宪政公投又给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众多的经济不确定性或使得欧洲央行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甚至可能推出更加激进的举措。 在主流机构看来,美联储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在政策周期上的领先性,这也将给予美元维持对主要非美货币相对强势最有力的支撑。 被动贬值压力犹存 美元涨势汹汹,令10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更具“被动”贬值特征。往后看,美元走势仍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人士指出,年底前,市场对美联储议息的关注度及加息的预期或继续上升,美元大概率将继续处于强势格局,接下来很可能向100点整数关口发起挑战。有鉴于此,人民币仍将蒙受来自于外部的贬值压力。同时,随着国内经济调整,境内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在增强,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家庭部门对外汇资产配置需求也在上升,未来私人部门对外汇的需求可能依然保持旺盛,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还将持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几波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外汇市场情绪总体稳定,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并没有出现类似去年8、9月和今年年初那般明显加重的情况。据数据,海外人民币对美元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反映的未来1年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最近仍然稳定在2.7%左右,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而今年1月份,该数值仍一度扩大至超过5%。此外,最近海内外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价差也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收窄,离岸人民币引领在岸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不明显。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贬值压力主要源于外部,主动贬值压力不大。进一步看,虽然对美元偏弱,但在主要非美货币中,人民币仍然较为坚挺。最近,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仍然延续了8月下旬以来区间震荡的走势。应该说,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符合货币当局乃至市场普遍预期,即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总体稳定,对美元则主要随美元汇率上下波动,更显市场化定价特征。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年底前美元易涨难跌,但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路径不会平坦,且美元汇率已不低,进一步上涨空间应有限,同时中国经济阶段趋稳,部分缓解人民币内在贬值压力,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虽然仍将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贬值风险总体可控,货币当局也将适时出手调整贬值速率、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出现无序贬值的情况。短期来看,6.8元将是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重要心理关口,为了避免跌势过快,加剧市场贬值预期,6.8元附近人民币或再现整理,短期快速贬值或已接近尾声。 债市策略汇 信用产品 浙商证券:国债仍有上涨空间 当货币市场利率绝对值处于较低水平时,国债收益率对短期资金面波动的敏感程度会降低,配置需求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对其影响更大。后市国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原因在于:第一,境内外国债绝对利差推动外资增配;第二,国债收益率优势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升商业银行配置需求;第三,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中金公司:10年国债或挑战新低 在供需关系的主导下,债券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对应收益率的下行。如同今年房地产和煤炭的故事,在供需关系面前,不能低估价格的涨幅,要保持想象力。从我们最新的市场调查来看,投资者对于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点的预期普遍在2.5%。有没有可能低于市场预期的这一低点,拭目以待。 信用产品 华创证券:供需关系良好 目前宏观基本面保持平稳,企业盈利有所改善,同时监管防风险的态度明确,信用基本面继续向好,信用债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将来自于供需平衡被打破。考虑到目前理财发行维持平稳,信用债配置需求短期内不会减少,而供给方面受后期到期压力增加和监管趋严的双重影响,供给量将有所回落,一级市场火爆行情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向二级市场传导,中长期品种行情加速启动,机构可积极参与配置。 国泰君安:利差收窄不可持续 短期受资金面紧张等因素影响,信用利差企稳甚至有所反弹,但国债收益率即将创年内新低,显示债市投资者情绪仍然向好,信用债市场短期并无太大风险。财政部摸底融资平台债务、地产公司债发行并未“一刀切”、债转股加速推进对于信用债基本面短期并不构成利空,但过去数月信用债期限利差和低评级大幅收窄均反映资产荒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维持高位,但预计这一趋势不可持续,后期要提防低评级信用利差大幅走高的风险。 可转债 海通证券:机会有限关注私募EB 上周市场加权平均溢价率维持在41%,转债+EB成交量恢复到9月初的水平,但仍偏低。本周将进入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预增/略增个券包括蓝标、歌尔、辉丰、国贸和以岭EB,可适当关注业绩优秀或超预期个券。总体而言,基本面承压+人民币贬值压力下,股市短期或仍震荡,转债机会较为有限;但市场对于私募EB关注度不断提升,源于其票息较高、可博弈转股价值。 国信证券:把握个券结构性行情 上市公司在10月底迎来三季报披露期,关注转债正股的业绩。预计市场维持窄幅箱体拉锯格局,把握结构性行情,重申“指数”+“成长”的策略。另外,顺昌、国贸转债或许有交易性机会,逻辑是公司促转股意愿足,且有三季报业绩披露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