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效应”增压大宗商品市场
时间: 2016-09-28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原油价格自2014年3月触及104美元/桶的高点之后开始“自由落体”运动,当年的油价跌幅接近50%,铁矿石价格的年内跌幅也在50%左右,中国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迎来节点,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就此终结。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等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大宗商品市场似乎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期货市场的火爆以及现货市场的走强使得大宗商品市场近乎疯狂,从煤炭、钢铁到塑料、玻璃,从锌、铝到白糖、棉花,国内主要大宗商品一改持续一年多的单边下跌态势,譬如皮棉、PVC、天胶等多数品种的价格几乎回到2014年下半年的价格水平。尤其是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商品更是一路狂飙,动力煤现货价格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的涨幅高达38%,焦炭价格涨幅高达50%,而焦煤期货价格从6月份至今已经有5个交易日收盘涨幅超过3%,铁矿石期货价格更是出现单日涨幅高达6.81%的行情,封涨停对今年的市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不到一年时间,大宗商品从表现最差的资产摇身一变成为表现最佳的资产。
对此,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核心专家刘心田解释道,这种疯狂上涨的背后除了有去产能等带来的实质性利好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的“涡轮效应”。“涡轮效应”即“T(Turbo)效应”,引申到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就等于是给市场外加了一个压力来增强市场价格的上涨动能,从而使市场价格的上涨幅度大大超出了本来的预期。“T效应”在商品市场熊市过后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诸如焦炭、铁矿石、螺纹钢等价格创下10年甚至15年新低的商品,“T效应”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产能的“T效应”开始弱化,但市场心理的“T效应”却丝毫没有降压,反而是市场在旺盛的挣钱欲望下正在增压,只要市场有一丝炒作反弹的机会,这种涡轮效应就更加明显,包括今年狂热的房地产市场都可以用“T效应”来解释。
虽然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近4年的萧条期,但其黄金十年已然构建起“涡轮”,萧条期涡轮是相对沉寂的,然而今年市场一出现转机,涡轮效应就立刻发力。刘心田认为,无论是生产经营者还是投机者甚至消费者,就中国经济、财富、市场新的认知和解读来说,这种心理的“T效应”不可能很快去除,相反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CDRC市场可持续指数(MSI)调研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市场最快或将在20天后改变当前运行态势,即市场或会在10月中旬有所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