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专题报告:人民币入篮SDR:回顾与展望
时间: 2016-09-23 文章来源: null
人民币作为新晋SDR 货币将于10 月1 日正式生效。自评审结果揭晓以来,中国继续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的“可自由使用”程度。人民币入篮对SDR 使用和金融市场将有深刻影响。
中国在波折中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中间价改革触发人民币贬值预期,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一些波折。香港离岸资金池从2014 年底最大的1.0 万亿元萎缩了33.5%至今年7 月的6,671 亿元。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国际债券发行量和存量中的占比也有所下滑。为方便SDR 机制运行,中国继续推进多项金融改革与开放措施:提高市场准入与数据透明度。中国先后对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放银行间债券和外汇市场,今年又扩大投资者范围,增加可投资产品,简化业务流程。股市互联互通机制也得以加强,“深港通”启动在即。
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今年初延长了外汇交易时间。在去年底推出人民币指数后,逐渐形成并完善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机制。
培育3 个月期国债利率。财政部于去年10 月起每周发行3 个月贴现国债,目前已累计发行4,664 亿元,有存量债券1,334 亿。
人民币入篮将在多方面影响SDR 机制的运作:增加人民币敞口。人民币在新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所有IMF成员国将通过所持SDR 自动形成对人民币约2,100 亿元的敞口。
抬高SDR 利率。据IMF 测算,人民币入篮将提升SDR 利率约17个基点,但该调整幅度在历次篮子切换对利率影响的区间之内。
降低SDR 汇率波动。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远小于其他货币,其加入将增加SDR 汇率的稳定性。
影响中国参与IMF 运营。入篮后,中国可以人民币向IMF 提供资金、参与运营。这会确定地增加人民币在IMF 体系内的使用。 人民币汇率在入篮前后将保持大致稳定。为确保平稳过渡,中国会避免人民币大幅波动,压缩离岸在岸汇差。所谓中国在新篮子生效后将放任人民币贬值的观点是一种误读。
非居民对人民币资产需求有望继续增加。人民币入篮会增加国外官方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而且这是一个“小份额对应大体量”的故事(全球外储达10.9 万亿美元)。年初至今,境外机构已增持中国国债965 亿元。我们测算,到2020 年,人民币储备份额有望达7.8%,对应约5.7 万亿元对人民币安全资产的需求。
入篮将促进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之外领域的使用。SDR 地位类似于一个信用评级,将增加对人民币在金融交易、投融资活动中的使用。
世界银行近期在中国发行的SDR 债券就是例子:它以SDR 计价,但以人民币结算。非居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很低,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仅为1.3%和1.9%,有很大增长空间。
为入篮而采取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将影响中国金融格局。这些措施或是为解决入篮的技术障碍,但也迫使中国金融体系走向开放、直面挑战。入篮对金融业的影响或可比当年入世对实体经济的意义。
总之,入篮SDR 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里程碑。在短期内,人民币不会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但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人民币使用份额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并放大为可观的体量。而潜力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健康且有韧劲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