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人民币空头刚出现就挨一棒!央妈:你们根本就没感受过力量!

时间: 2016-08-30  文章来源: 财联社
  编者按:耶伦发表鹰派观点后,人民币空头再次出现,觊觎6.7关口。但是,中国央行态度坚决,两举措棒打空头,用实际行动宣告:?你们根本就没感受过力量!
  过去一年,人民币经历了两次大贬行情,当时造成全球市场巨震,燃起了人民币汇率即将开启深跌的担忧情绪,当时在经历了多年由债务推动的增长之后,中国在通过调控措施使经济“软着路”方面遇到困难。
  自那以后,中国央行通过改善沟通方式令市场冷静了下来,与此同时政府也增加了刺激举措以稳定经济增长。自去年12月开启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进程后,美联储一直推迟第二次加息时机,这也使得美元涨势受限,缓解了人民币汇率的部分下行压力。
  然而,仍有不少分析师担心单靠刺激措施还不足以令中国经济增长重返轨道,同时给予人民币汇率持续性支撑。此外,大量迹象暗示,消费者和企业准备好接受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部分中国出口商过去一直在囤积美元,并保持其海外盈利。
  人民币空头再现
  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发表讲话之后,市场对美国加息的预期飙升,美元也大幅走强,人民币空头也再次出现,觊觎6.7关口。
  周一将是非常考验6.70是不是政策底线的日子。如果是短期底线,那么即期汇率必须向中间价的强方大幅度偏离,在K线图上表现为在中间价下方较远的区域运行。
  理由很简单,如果美元即期汇率跟随中间价高开高走,那么可能周一就会突破6.70。即使周一没有突破6.70,但收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比如6.6900,那么只要周一夜盘时段美元再有很小幅度的升值,周二的中间价就很容易突破6.70。
  如果要守住6.70的底线,那么周一美元即期汇率最好收在6.68以下,这样即使美元指数在周一夜盘时段达到96附近,也不会导致周二的中间价突破6.70。
  反之,假如周一美元即期汇率跟随中间价大幅走强,收盘在6.6850以上,甚至是6.6900以上,那几乎可以断定,6.70很可能不是底线,购汇要趁早。
  央妈秀力量!
  由于受美联储鹰派表态的影响,昨日人民币中间价果真大幅调低。
  周一(8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856元,创逾一个月(7月25日以来)最弱水平,较上日大幅下调368点或0.55%。周二(8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812元,较上日上调44点。今日中间价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窄幅波动,目前交投于6.6870元一线,两地价差为40点左右。
  昨日,有两大迹象显示央妈出手干预市场,力保G20前汇率保持稳定。
  首先,中间价强于预期。几大投行预期中间价可能将下调500点左右,但实际降幅不到400点,显示出中国央行维稳的意图。
  其次,在岸人民币开盘后,中资银行在6.80附近大量抛售美元,导致市场中部分美元多头止盈离场,限制了人民币的进一步下跌。4位交易员称,CNY于盘初快速走弱,但在6.68元处看到少数中资大行报卖美元,限制人民币进一步下跌。
  中间价强于预期并且中资银行出手,中国央行给人民币空头发出一个信号:短期内人民币不会轻易跌破6.70防线。
  分析师们也普遍持这种观点。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驻新加坡经济师周浩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在举办G20领导人峰会之前,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料短期内CNY将在6.68元附近徘徊。中国央行今天将中间价开在6.6856元,是当局维稳汇率的信号。如果美元进一步走强而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中国央行可能会在6.7元附近再次防守。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篮子之前,预期中国会保持境内外人民币价差在较小的水平,从而减少跨境套利。
  华侨银行(OCBC)驻新加坡经济学家谢栋铭在采访中表示:美元上涨以及日元进一步的回落对人民币带来新的下行压力。今日中间价显然是经过过滤后的结果,这也显示短期内,中国央行可能会继续在6.7元这里组织防御。7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在6.7元位置反复盘整近两周后出现触底回升之势,当月兑美元累计升值0.12%,终结此前连三月贬值的势头。部分市场人士当时认为,央行在6.7元位置有干预的迹象,该位置可能成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道防线。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在采访中称:今日中间价强于预期就是给了人民币空头一个信号——短期内不会轻易突破6.7元这个较为敏感的价位。
  人民币韧性恐难持久!
  知名外汇分析师韩会师称,虽然人民币即期汇率相对中间价较为强势,但即期汇率并未改变向6.70挺进的步伐,6.6790的收盘价位较上周五6.6688的收盘价贬值102个基点,所以人民币空头在周一并没有输。这种贬值行情可能也说明,面对强势美元,境内结售汇市场仍有逆差压力,而这将在交易层面将人民币即期汇率向6.70推进。
  所以6.70的整数点位能否最终守住还要继续观察。如果周二美元指数继续明显攀升,如达到95.80上方,而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仍能坚守在6.6800下方或仅略高于6.6800的位置,那么对6.70是短期底线的信心可以有所增强。
  人民币的韧性不太可能持续下去。特别是,曾在去年人民币贬值时见顶的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无视人民币汇率再次趋稳而在今年继续缩水。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萎缩,就好比煤矿中的金丝雀,显示未来可能发生新的汇率动荡。
  首先,不断萎缩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表明,由于去年的贬值加大了外汇借款风险,中国企业正在偿还以美元计价的贷款。
  中资集团正在动用存在境外的人民币资金削减外部债务。国内企业也在降低境内存款规模。但离岸人民币持有量的不断收缩(过去一年里,这一趋势紧跟企业外汇借款的减少)说明,尽管目前汇率平稳,但资金仍在流出中国。
  其次,离岸人民币存款的减少,反映出散户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正在下降。在亚洲零售市场,人民币一直被推销为适合个人和家庭的长期、高收益投资对象。去年的贬值明确表明,这种货币并不是一种只会涨不会跌的单向押注。
  今年人民币境外存款持有量的下滑,表明散户在继续回避人民币。
  第三,甚至是在中国每月依然运行巨大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境外人民币的持有量依然在下滑。出口商似乎不愿将外汇盈利在境外兑换成人民币存款,表明它们担心人民币将来会再次贬值。
  最后,离岸人民币存款的下滑还与外国投资者撤销人民币套利交易有关。从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分析,这种现象似乎从2014年夏季就开始了。
  境外银行对境内银行的总债权——人民币套利交易的一个风向标——在达到1万亿美元的峰值后,在过去两年里稳步下滑。与此相反,中国内地以外的人民币存款只是在去年8月人民币汇率贬值时才见顶。不过,今年境外银行对境内银行的债权和人民币境外持有量同时下滑,表明人们对人民币未来前景的信心十分低迷。
  这种看空人民币情绪的背后,是人们担心美联储一旦开始再次收紧货币政策,中国的资金外流将会加速。而正是美联储10年来首次加息的威胁,促使中国央行在12个月前将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境外存款的下跌,显示出在人民币贬值一年后,人们的信心仍未恢复。脆弱的市场情绪将使人民币依然容易受到新的市场动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