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品种神奇价位
时间: 2016-08-19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从原油说起,在主要供应国产量再创纪录新高的同时,大家开始讨论原油期价50美元的神奇价位。确实,我们从美国原油指数的走势图表对比,50美元这一线成为近两年来一个形态分形的微妙价区,随着供需博弈的调整,目前50美元价区似乎开始变成相对的平衡价区,很多投行机构的均价预估,也基本围绕这一线来做研判。个人理解,在市场化自然博弈的过程中,一些人气重点品种或股指的所谓神奇价位,往往具有相当一段时间的中期平衡位的性质,在市场博弈中形成的中期平衡位,对于各类期权产品的保护策略,也具有产品设计和策略执行的参考意义。
在金融市场的自然博弈反复下,不管是尖底或者是圆底,我们可能都会慢慢发现一个相对均衡的神奇价区的形成,并在后续被投机客逐步认可。这个原因,是一般的投机趋势交易者,都会打着不猜顶不猜底的旗号,挑战一个又一个分析师提出的技术位,然后在市场自然制衡纠偏机制的作用下,大家慢慢发现某些区域就像牵引的弹簧中轴,通过的时候不觉得,但就是难以持续摆脱这个区域的牵制牵引,多穿刺拉扯几回后,一些灵敏的投机客,开始对这些价区产生警觉和认可,并逐步调整为振荡器的区间应对模式,于是,技术上的振荡形态慢慢成形。
我个人的经典体会是,前几年在欧元区出事不断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和基本面分析师一起,通过看图说话,认为欧元兑美元这个走势,怎么看都是一个跌势挨打样,1.10哪里挡得住,1.0之下去捡尸体是普遍看法。结果在去年和今年的反复考验,包括脱欧公投之后,我们发现欧元兑美元的1.10神奇价位似乎真的变成汇市一年多来中期均衡价位,尽管看空欧元和欧系的质疑不断,但就是难摆脱牵制,有点神奇?
金属品种之中,锌品种是一个相对市场化博弈较高的品种,所以我们看到从2012年开始,沪锌指数的期价水平在不断的国内宏观压力下,大体的自然市场化博弈,还是逐步形成了一个15000元一线的神奇价位,在近几年之中也发挥了所谓的市场博弈自然底部平衡水平的作用。去年底的商品冲击,锌也没有幸免,结果因为是市场化自然博弈的背景下,我们看到沪锌指数再次回到该神奇价位之上,并且几乎标准地形成了一个反向对称的中轴。目前大家的关注点,在沪锌的15000神奇价位的牵制牵引束缚是否能打破,沪锌价格重新跃上18000一线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