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逆势企稳之际的隐忧
时间: 2016-07-27 文章来源: null
主要观点
上周三至周五,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上调302bp,隔夜美元指数总体也在上涨。如何理解美元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同时走强?市场供求和一篮子货币可能的变化都难以解释这一走势,央行在G20 杭州峰会前维持币值稳定或是主要因素,但我们担心维稳或导致市场对汇率形成机制的理解再次紊乱。关注本周中间价是否回归先前的策略。具体地,我们的观点如下:
美元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同时走强。汇改至今,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虽转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美元走势仍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美元升值时,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只是在新的机制下可以保持兑一篮子货币稳定,以抑制贬值预期的无序发酵。但上周三至周五,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上调302bp,隔夜美元指数总体也在上涨。
从人民币夜盘跟随美元波动来看,市场供求不能解释这种背离。观察在岸人民币夜盘走势,可以发现上周人民币夜盘仍跟随美元指数波动。
如上周二和周五美元分别上涨0.51%和0.42%,当日夜盘人民币兑美元也明显贬值。而在其它三个交易日,美元和夜盘人民币走势都较为平稳。
韩元纳入篮子导致人民币走强的解释也难成立。从6 月27 日开始,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和韩元的直接交易。如果韩元也在同期被纳入CFETS 货币篮子,考虑到韩元10%左右的篮子占比和月初至今对美元的升值,可以部分解释近期人民币和美元走势的背离。但截止7 月15日,我们根据现有的货币篮子估算的CFETS 指数和官方数据高度一致,韩元应该还没有被纳入;另外,上周韩元兑美元走势平稳,即使纳入篮子也很难解释人民币和美元的背离。
维稳意图明显,但维稳过后又将何去何从?结合人民币兑美元在退欧公投后的持续贬值以及上周在成都召开的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央行或希望在G20 杭州峰会前维持币值稳定。如果确实在维稳,我们对此表示担心。央行之前在一篮子货币和美元间的平衡策略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但资本外流压力较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大幅减弱。如果维稳使得市场对汇率形成机制的理解再次紊乱,或导致贬值压力的再次累积和资本外流压力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