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外储回升主要由资产价格上涨所致
时间: 2016-07-21 文章来源: 财新网
中国外汇储备在6月出现回升,国家外管局认为,主要是由于外储所投资的资产价格上涨所致,未来外储上下波动将会成为常态。7月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国家外管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类。一是国际收支交易导致的储备变化,这其中既包括央行为满足外汇供求而进行的调节,也包括储备经营收益;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也就是价值重估。
三是汇率折算因素,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用美元作为计量货币,同时储备坚持多元化经营,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发生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
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2亿美元,较5月末增加134亿美元。王春英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储备所投资的资产价格总体呈现上涨。当然,近期境内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以及储备收益的作用,也都有助于储备的稳定。
她表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仍是全球最高水平,明显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日本(接近1.3万亿美元),以及排名第三和第四位的瑞士和沙特(其储备规模均为6000亿美元上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占全球外汇储备总规模的三成左右,比重依然较高。
总体看,无论是以外汇储备的绝对规模,还是以其他各种充足性指标,如外汇储备相对于进口、外债等比重进行衡量,中国外汇储备都是充裕的,是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王春英预计,未来外汇储备围绕合理水平上下波动可能成为常态。外汇储备变化是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中国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根本性支撑因素依然较多,包括国内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长期资本继续流入等,中国跨境资金将继续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