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嘉盛汇评:美元/日元触底?

时间: 2016-07-15  文章来源: FX168
  美元/日元本周展开大幅反弹。货币对上周五一度下破100后攀升600多点,今天迄今触及近106.00高点。
  对日央行可能出手干预的猜测、风险情绪整体加强以及美国数据略有改善共同带动了美元/日元回弹。
  上周五发布的6月非农就业强于预期,今天的美国每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实值25.4万,预期26.3万)和生产者物价指数(实值月率+0.5%,预期+0.3%)也都优于预期。
  对美元而言,明天可能是本周最为重要的一天,届时我们将迎来最新通胀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6月零售销售以及广受关注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指标。料6月整体和核心CPI月率增长+0.2%,跟上月大致持平。料整体零售销售上升0.1%,核心销售增长0.4%。同时,预计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月93.5不会有太大增长。
  在此之前,中国将于周五早间发布若干重要数据:2季度GDP以及6月零售销售、工业生产和固定投资数据。料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2季度进一步放缓,跟去年同期相比,自1季度的6.7%降至6.6%。同样的,预计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零售销售增速较前值小幅减缓。
  因此,上述周五数据结果可能会对美元/日元走向产生影响,尤其如果届时数据较预期出现严重偏差的情况下。鉴于本周反弹幅度猛烈,随着交易员寻找理由兑现获利,他们可能会更多考虑数据疲弱的影响。美国股市短线看来严重超买,如果美股自此小幅修正,将进一步增大与其存在正向相关的美元/日元下行压力。
  如下图所示,相反情形也明显成立。虽然美元/日元已触及潜在阻力区,或带来一定的短线下行压力,但我更倾向看涨货币对。
  技术面前景
  美元/日元确实已经到达105.55-106.80附近关键技术区。如下面周图所示,该区域为前支撑和阻力。区间上部有200天均线跟看跌通道交汇。仅凭这些理由,你可能就会预计此处将出现一定程度回调。尽管这种预期合情合理,汇价此处或有类似反应行情,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持这种观点:美元/日元最终将穿透该区域并继续上行。
  其他日元货币对近期同样出现反转迹象,看起来,此次上行还存在大量动能。此外,美国股指飙涨攻入记录新高,作为对风险情绪非常敏感的货币对(常跟股市走势正向相关),美元/日元同样可能突破走高。
  还有一点,美元/日元在多年大幅上行后已经历严重回调,因此,鉴于一些投资者肯定认为汇价已低于其基本面价值,货币对或已做好准备再次冲高。我们认为美元/日元将迎来更大反弹的原因还有两点:货币对回调至50%回档(100.70)以及汇价再度测试(之后遭拒)前支撑与心理关口100。相对强弱指数(RSI)已先于汇价走势突破自身相应通道,美元/日元会跟进上破吗?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匀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 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黄金、白银现货交易不受《美国商品交易法案》的监管。差价合约(CFDs)不对美国居民提供。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同时FOREX.com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要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FOREX.com在美国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在英国受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监管,在澳大利亚受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监管,在日本受金融服务厅(FSA)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