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外汇储备环比增加 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

时间: 2016-07-08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央行7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1.62亿美元,较5月底增加了134.2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在分析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指出,一是6月份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资金外流现象并不显著;二是外储所持资产价格上涨。
  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96%。以往常经验来讲,汇率贬值与人民币外汇储备下行是一致的,而此次则大不相同。
  “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人民币汇率‘价’和跨境资本流动‘量’背离的现象。”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指出,这表明外汇市场在自求平衡,汇率在发挥其调节作用。
  跨境资金流动相对平稳
  从资金面角度看,专家表示,6月份,我国资金流入流出总体相对平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英国公投“脱欧”结果公布当日即6月24日以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在6.58左右小幅波动,6月24日到月底小幅贬值至6.65左右,主要是受英镑、欧元、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拖累,资金外流现象并不显著。
  从全球金融市场情况看,赵庆明指出,英国“脱欧”公投使得投资者措手不及,市场出现大幅反转,并且进一步加剧了此前酝酿已久的避险情绪。
  货币方面,除日元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货币,还是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几乎全线下跌,英镑更是在公投结果公布当日创下1980年代以来的新低;资产方面,债券、黄金大幅上涨,股票下跌。
  “市场的反转会带来投资机会,但未来的方向性又比较不确定。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在这种形势下,采取多元化、分散化资产配置策略还是会比较受益的。”专家指出,从6月份外汇储备上升的结果来看,政府债券等避险资产的价格上升应该是促进外汇储备规模提升的主要因素,可以说,外汇储备的资产摆布还是比较得当的。
  谢亚轩也提及储备投资收益带来外储增加。他指出,外汇储备大部分是债券投资,从过去经验来看,半年末、年末可能会有一部分投资收入。
  外汇储备下滑压力降低
  外汇专家韩会师也认为,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是由于资本外流形势趋于好转所致。他表示,实际上,如果去掉存量资产的估值损失影响,今年2月以来外储下滑压力一直在降低。
  数据显示,今年1月末,外汇储备较去年12月减少近千亿美元,2月末再度减少约285亿美元,3月份和4月份连续两个月外汇储备余额止跌回升,5月份减少279.32亿美元,6月份增加134.26亿美元。
  韩会师表示,从全年来看,2016年外汇储备有望止跌,但对中间出现的波动要有心理准备。
  在分析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时,谢亚轩提到,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可能出于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要,进入外汇市场购入人民币,导致外储增加。
  “需要重视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的力量,该因素有望在下半年不断发酵。”谢亚轩表示,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以及外汇和债券市场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外长期投资者新增的人民币配置需求将会增加。
  本轮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
  民生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6月份,外储与结售汇基本面稳定。英国退欧冲击及后续不确定性会使人民币短期内有一定的贬值压力,但结售汇、贬值预期、进出口结售汇率等中微观基本面并未恶化,市场情绪稳定。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在参考收盘价的同时也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一新逻辑,本轮贬值压力可控,央行应对更为从容。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02,较5月末贬值2.19%;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6.09和95.76,分别较5月末贬值2.39%和0.47%。
  “虽然3个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地走贬,但在英国'脱欧'导致国际汇市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幅远小于其他货币,总体上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市场预期也较为平稳。”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表示。
  报告强调,近期人民币贬值只是“数据上”的,“基本面”相关数据及市场情绪并未恶化。报告指出,本轮贬值与去年8月份及今年1月份的两次贬值的最大不同在于,基本面并未同步恶化。从结售汇来看,结售汇差额持续缩窄,5月份银行结汇明显上升,表明私人部门持汇等涨的情绪有所缓解。
  “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增速相对较高,进出口贸易顺差延续,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基础。”报告强调,要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