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商品预期悄然逆转 大涨背后另有隐情

时间: 2016-07-05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从农产品到化工品、从黑色金属到有色金属,还有始终表现不俗的金银贵金属,大宗商品市场最近再度迎来狂欢。这股旋风甚至刮至股市,有色板块拉动整个A股上涨。 周一,国内商品期货整体走强,活跃品种中,沪银、沪镍、郑棉、PP、塑料联袂涨停,不少品种近期都出现了连续暴涨的逼空行情。从行情演变来看,商品市场的预期已经悄然逆转,进入正反馈阶段。 始于6月下旬的本轮商品大涨,来得有些突然。很多人表示看不懂,甚至一些产业内人士也摸不着头脑。大宗商品强势反弹,是资金推动还是实体改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关乎行情的未来发展。 任何一轮行情都离不开资金,本轮也不例外。从数据看,近期国内商品期货持仓明显增加,海外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市场的基金净多持仓也大幅攀升。有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商品反弹仅是资金的投机行为。以近期涨幅最大的白银为例,证券时报记者和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白银现货市场供需短期未见明显变化,整体库存仍旧较高,产业资金很早就进行了保值布局,眼下的大涨让很多参与者非常被动,投机资金对产业空头完成了精准狙击。 资金对于商品资产的追逐有其内在逻辑:国内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存量资金寻找投资标的,商品经历多年持续下跌后价格处于低位,对于资金具备较强吸引力。然而,在记者看来,将本轮商品仅定性为资金推动多少有些片面,用宏观驱动表述可能更为确切。从实体层面看,不少品种的供需面也正在发生变化,大涨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首先,不得不提人民币贬值。海外定价的大宗商品很多都是以美元标价。5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贬值,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商品价格本身就有上涨需求,一定程度看,进口成本的提升带动了商品市场的整体上涨。此外,人民币贬值对于国内出口将形成提振,提升纺织等行业的价格竞争力,虽然效果未必很快显现,但有助于形成向好预期。 其次,上半年房地产、基建市场的阶段性改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一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数据有所好转,大宗商品需求逐步稳定,供给侧改革压缩过剩产能,带来供需结构阶段性改善,煤炭、钢铁的大涨就受到这方面影响。而农产品市场还受到极端天气的炒作,国内外市场出现共振。 最后,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的角度分析,中下游长期低库存后的集中补库也是本轮商品大涨的重要诱发因素,原料环节的去库存正在提速。这在棉花上反应得最为充分,虽然国储囤积大量库存,但近期贸易商和纺织厂集中重建库存,造成了现货市场供应紧张,因此价格出现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