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人民币说好的“基本稳定”呢?

时间: 2016-06-29  文章来源: 搜狐财经
  人民币中间价迭创新低,市场开始心有戚戚。央行突然在官方微博上表态,近期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有市场人士怀疑是否无银三百两——即仍然存在贬值压力,偏偏用“稳定”来管理市场预期。
  如果设定好时间轴,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官方CFETS指数在”英国退欧“之后保持了大致稳定。但从年初至今,却贬值幅度不小,整体指数贬值幅度超过5%,如果去除美元和港币,贬值幅度则接近8%。这样的一种贬值幅度,从宏观策略上来说,是成功的——中国央行在不知不觉间,让人民币顺势跟随美元走弱而兑一篮子贬值,其主要的策略是,当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大幅走弱时,人民币并没有按照公式计算那样的,兑美元出现走强而抵消对其他货币的弱势,反而通过兑美元“没那么强”,而实现兑一篮子货币的走弱。
  而在英国退欧后,人民币汇率则趁乱击破了6.6的关口,这事实上是一个挺不错的策略。市场都还沉浸在退欧之中时,人民币却按照自身的“定价模式”而实现了敦刻尔克撤退。
  留给市场的问题其实是这样几个:人民币指数是否存在一个底部区域?如果没有底部区域,那么是否意味着目前的贬值趋势将长期存在下去?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模式中对于篮子汇率仍然存在一个区间的概念,人民币是否会创造区间,而非线性运作?
  市场已经对”基本稳定“的说法免疫——一个”基本稳定“的货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兑很多货币贬值超过10%,那么这样的”稳定“,市场必须要保持相当的谨慎。如果”基本稳定“不可量化,那么市场预期也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市场上的人民币买盘似乎还是不太多,总是让人感觉人民币不如很多其他新兴市场货币那般“气势如虹”。我们是否应该检讨,到底是基本面出了问题,还是信任度出现问题。
  别忘了,人民币指数可以帮助管理市场预期,但也可以帮助市场检测政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