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英国“脱欧”扇动翅膀 中国科技公司感受汇率风险

时间: 2016-06-27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除了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受到直接影响外,“脱欧”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的还有信息产业。
  脱离欧盟,英国IT企业将从欧盟“单一数字市场”协议退出,这一计划囊括了互联网、电信、大数据等一切热门数字产业,目标是统一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对于万达、华为等中国企业来说,在英国、欧洲的投资或有缩水的风险。
  英国电信企业利益受损
  脱离欧盟,英国大型科技企业表示很受伤。英国最大的三家移动网络运营商英国电信、沃达丰和O2此前均表示,英国一旦脱离欧盟,企业将受到直接影响。
  英国电信的发言人之前已经明确表示,从财务的角度来看,“脱欧”对公司不利:“退出欧盟将让英国经济面临风险,这将影响到我们公司。我们在英国之外的营收占总营收的五分之一,所以我们很珍视欧盟的开放市场。”
  O2的高管罗南·邓恩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英国需要欧洲市场,才能进行有效的竞争。‘脱欧’将让我们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蒙受重大损失。”沃达丰CEO维托里奥·科劳在接受BBC采访时也说,英国“在数字领域特别出色”,如果“脱欧”就会“丧失大好机会”。
  在大数据时代,英国IT公司原本有望依托欧洲庞大的市场获得全球竞争力,但这一愿景或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据悉,在2015年5月6日欧盟曾通过“单一数字市场”(Digital Single Market)决议,协议主要包括,在欧洲范围内,让消费者和商业机构更便捷地获取数码产品和服务;创建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数字电信网络和创新服务的蓬勃发展;追求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最大化。这一计划囊括了互联网、电信、大数据等一切热门数字产业,目标是统一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预计每年可以给欧盟经济贡献4150亿欧元,同时产生大量就业机会。
  研究人士分析,对于英国科技公司来说,脱离欧盟就直接意味着放弃这一统一市场,和伴随的大量资金支持(预计会有500亿欧元的公共或私人的资金支持)。
  华为将组团队应对汇兑风险
  英国脱离欧盟,也同样是中国企业不愿意看到的。英国已经在去年跃升为欧盟28国中最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国家,英国,尤其是伦敦向来是中国资本热捧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不少中国企业也一直视英国为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步。
  根据Dealogic的数据,截至2016年至6月21日,中企对英并购交易额36亿美元,已经超出2015年全年28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大佬们也是频频出手,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已达到520亿美元。长和集团2015年的年报也显示,公司近四成利润来自英国。
  截至2014年底,王健林在英国的投资,就已经超过40亿英镑,其中包括斥资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等保险公司在英国也有数亿美元的地产项目。
  另外,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英国投资项目很大程度上或受到影响。华为在2012年就宣布了在英国的投资计划,承诺五年内在英国投资20亿美元,并计划在2017年前将研发岗位增至300个,研发投入超过2亿美元。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陈黎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已在英国运作15年,现在我们在英国有1100名员工,业务遍布15个地区。通过与200多家英国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
  英国“脱欧”对华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华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此事件不予评论。在华为2015年财报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到华为营收的32%,华为把欧洲视为第二本土市场,随着英镑大幅度贬值以及继续贬值的预期,华为在英国的投资和销售收入面临汇率贬值的风险。
  华为CFO孟晚舟在发布华为2015财年财报时提到,2015年华为净汇兑损失43.6亿元,较2014年超过一倍,2016年华为将独立组建面向宏观经济的研究团队,来应对汇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