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转向 期指寻底之路漫漫
时间: 2016-05-13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自上周五以来,股指期货迎来明显调整,基本面出现的超预期变化成为市场破位下行的主要因素。3月以来期指震荡中重心上移的过程,是在偏暖政策面托底下,经济出现边际改善而推动的。但在经济企稳复苏过程中,部分领域如一线城市楼市通过加杠杆而出现过热迹象。叠加生猪、黑色建材低库存背景下需求改善而出现的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于通胀预期快速升温。本周一,《人民日报》首版发文《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表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要在保住底线的情况下继续深化转型,不可重回老路。中国经济运行是“L”型走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因此,投资者对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微刺激”预期将出现明显调整。从经济表现上看,进入到5月,开工旺季过后,已经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包括4月份PMI、进出口均出现环比放缓迹象,叠加政策面的信号,市场对复苏不可持续的预期重燃。
此外,权威人物在文章中明确股市功能定位的回归,尊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市场对国家队维稳市场的预期或将出现修正。加上上周五因中概股回归A股被暂缓等事件的影响,股指中短线或将维持弱势震荡,后市是否止跌企稳甚或超跌反弹,将取决于经济数据与货币财政政策可能出现的微调,所超出市场预期的程度,以及未来包括社保基金、深港通和A股被纳入MSCI等所带来的增量资金入市的情况。
本周六,国家统计局将公布4月份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等重要数据;央行在周日前将择机公布4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我们认为数据整体上将继续出现环比放缓,但幅度也将有限,对市场影响中性。本月中旬,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将访问香港,市场对于深港通开通期待程度加大。而深港通的开通,对于6月份MSCI评估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若信号利多,则有望改善当前低迷的风险偏好。
从量化角度观察投资者情绪,从上证50ETF期权波动率数据看,认购和认沽波动率在4月份创下历史低位后自上周五开始有所反弹,平均增加10%左右,随后认购波动率回归到前期低位,认沽较认购波动率平均高出10%左右,最高达到20%左右。认沽波动率的高估表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做市商对于后市回调预期赋予较大权重。不过在指数出现明显的破位走势后,从成交量数据来看,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日成交量增量分别达到-0.11%和-5.9%,该数据显示市场目前的多空情绪暂不明朗。从持仓量数据来看,认购和认沽期权的持仓增量分别为2.40%、2.94%,持仓增量相差有限,可见上证50ETF期权市场参与者在下跌后追空意愿并不强烈,行情有待与基本面配合做进一步确认。
整体上看,三大期指跌破前期震荡区间,6月合约贴水扩大,市场仍处在偏空状态,波动性回升也预示市场震荡加剧。后期行情取决于经济数据、宏观政策以及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不确定性较多。但考虑到目前投资者对利多不敏感,对利空易放大悲观情绪,在超预期利多未出现前,短期市场震荡偏空或是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