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国暗调外汇储备结构 成欧元最大“空头”?

时间: 2015-07-29  文章来源: 和讯
  近日,央行公布了6月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69万亿美元,较2014年6月3.99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下滑约3000亿美元,平均每月下滑250亿美元。
  彭博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中国央行抛售了2990亿美元以维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此轮外储流逝也创下了中国央行1993年有数据以来最长的周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中国央行其购买欧元以多元化外汇储备策略的终结。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外汇储备规模快速下滑对于外储安全产生了威胁。
  而且在近日,部分外国研究机构先后指出,中国会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对欧元造成压力。
  瑞士信贷分析师日前就指出,在抛售美元以维稳人民币之后,中国央行可能会选择抛售欧元重新买入美元,以维护外汇储备的相对平衡状态。
  更有外媒称,过去十年来,中国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策略一直是支撑欧元坚挺的重要因素。不过如今,这个曾经的利好可能会成为欧元潜在的最大“空头”。
  高盛首席货币策略师Robin Brooks也认为,中国央行外汇储备调整正在出现结构性变化,而这将加剧欧元的下行压力。他表示,“此前支撑欧元的因素现在看来无法再持续太久了。”
  不过,不同于唱衰欧元的看法,有很多金融学者指出,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是很正常的情况,不必过度解读,中国更不会成为所谓欧元潜在的最大“空头”。
  “我认为,近期欧元前景不好,中国吸收一些美元,抛售一些欧元,可以疏散风险,保持外汇储备的均衡,但我认为不会抛售太多,中国成为欧元潜在‘空头’有些夸大其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互联网金融平台淘金家金融总监张晓政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中国动用外汇储备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举措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国际通用的做法。外汇储备的四个功能中的一项就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就曾动用外汇储备稳定本币汇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抛售部分欧元,这也是正常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外汇储备的保值比增值更为重要。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再加上希腊债务危机虽然已经结束谈判,但也给欧元蒙上一层阴影,未来欧元贬值风险加大,外汇储备抛售部分欧元符合投资学规律,不能明知风险加大还不‘减仓’,这是连普通民众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没必要过度解读,只是正常的外汇储备结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中国学者对于欧元近期的表现持谨慎的观点。
  彭博调查中值预期显示,市场预期年内欧元/美元将跌至1.05水平,高盛则认为未来12个月内欧元将跌至0.95,2017年跌至0.80。
  市场预期的谨慎,导致很多企业都在减持欧元资产。所以欧元潜在的真正“空头”大有人在。
  “我认为外汇储备中减持欧元的幅度不会很大,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商业操作会抛售一些欧元,买入一些美元,但是出于一些政治考虑,并不会大规模地抛售这些。相反,我反而觉得欧洲内部的很多资金、很多投机客,他们没有更多政治方面的考虑,对于抛售欧元,买入美元,他们可能是最大的空头。”赵亚赟告诉记者。
  此外,赵亚赟认为,对于外汇的下滑现象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不必过于担心。
  “外汇流失是正常的,事实上,我国对于外汇储备太多比较发愁,考虑到储备的基数很大,所以并不会遭受太大的风险”。他补充说道。
  早在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时说道:“对外贸易不平衡状态损害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沉重负担。因为外汇储备将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长期来看会导致通货膨胀。”
  业内人士认为,决策层一直希望对一些投入大、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外汇储备、基金的作用,包括丝路基金等,把高额的外汇储备用于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且更重要的是,外汇储备的调整,对稳定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产生帮助。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估计,中国央行4月和5月共卖出137亿美元外汇储备,以防止人民币兑美元走低。
  赵亚赟也认为,通过外汇储备的调整,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利于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也有利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
  一位金融行业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考虑到此前稳定人民币汇率,抛售了部分美元资产,必然意味着会购入一部分人民币,从而实现调节作用。而包括希腊问题在内,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已经很久,加上其自身推行的QE(量化宽松)政策,都使得欧元贬值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外汇储备自然会相对作出调整。另外考虑到目前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汇率的稳定和市场的信心十分重要。因此调整是必要的,但是过程是比较温和的手段,不会让欧元遭受巨大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日前在北京表示称,今年是人民币是否加入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关键的一年,在人民币使用和国际化过程中,这个机会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引领国,进一步加强国际货币体系。
  IMF今年底将对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构成进行每五年一次的复核,IMF会议将讨论是否将人民币纳入一篮子货币、成为IMF认可的全球储备货币。
  渣打银行的数据显示,超过60家全球性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总价值在700亿至1200亿美元之间,占目前全球储备的0.6%到1%。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加入SDR,不仅是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认可,也是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动力。
  受访专家赵亚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