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有望滑入“低价时代”
时间: 2015-07-23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屋漏偏逢连夜雨,跌势中原油市场又迎来了利空——7月22日,美国石油协会(AP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230万桶。库存意外上升,令处于疲弱市场中的国际油价再度承压下跌,截至22日17时50分,纽约原油期价报每桶50.33美元。
虽然上周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再度下降,但这敌不过OPEC产油国尤其是伊朗继续增产的预期。分析人士表示,受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以及伊朗出口增加的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快速下滑,预计从中长期来看,原油市场供应过剩格局将愈演愈烈,短期可能跌破每桶50美元,未来国际油价将有望快速滑入“低价时代”。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月报中表示,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仍将延续至2016年。尽管低油价导致全球原油需求有所改善,但需求增速还远未能够达到平抑供应增长的步伐,其中欧佩克国家产量仍保持在高位,导致全球供求关系失衡,并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走弱。
目前,伊朗核问题已达成协议。分析人士表示,这将加重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情绪。市场普遍预期伊朗会在未来半年到一年之内增加供应100万桶/日原油水平。同时,伊朗将面对沙特和伊拉克的竞争,如果欧佩克不让出一些份额以应对伊朗的原油增量部分,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将会加重。
此前,伊朗石油部副部长声称,在制裁取消后,伊朗希望快速将原油出口产量翻了一番,将会从目前的120万桶/日增加至230万桶/日。作为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朗对目前全球石油供应的市场份额争夺表现出积极态度,表示将推动OPEC的其他成员国更新卡塔尔市场配额体系。业内人士预计,接下来产油国将会迎来一场新的争夺市场份额战。
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伊朗本周与六大国达成核协议,这料带来油价下行风险,因伊朗庞大的石油储备产能将从2016年开始逐步重返市场,且供应量将增加。制裁解除的时间表意味着,这份协议尚不会对2015年的石油供需造成影响,包括伊朗在内的2016年的OPEC石油产量将升高,下调油价预估的风险加大。
从市场情绪来看,原油期货市场多头正在退缩。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发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7月14日,WTI基金总持仓出现少量增仓。具体统计可知,当周WTI基金多头较上周减少17828手,空头增加13945手,致使净多减少31773手,减幅约10.73%,显示多头减仓空头大幅增仓,市场对后市看空明显。受数据公布的时滞影响,基金持仓部分反映的多空情绪相对滞后。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仍是美联储在未来的加息预期。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联储在9月确实如预期加息,那么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期货价格会普遍进一步录得10%-20%的下跌。因此,从中期来看,若无意外,原油价格仍将偏向下行,任何反弹都只会是暂时情况。
塑料期价料再探低位
近期,塑料行情跌宕起伏,期货价格经历一轮超跌补涨后又恢复弱势下跌的走势。盘面整体表现依然偏弱,这也表明塑料行业整体承压的局面一直没有改观。就目前情况判断,7月内塑料的行情将继续维持弱势格局,上涨的利好还难以出现。
从上游原油市场行情看,油价下挫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塑料的下跌行情,也同样抑制着塑料上探的势头。最近一周,国际原油价格虽然没有进一步探底,但是震荡走弱的趋势更显原油市场压力。本周EIA原油库存减少434.6万桶,降幅增大,但是美国汽油库存以及取暖用油和柴油等馏分油库存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原油库存的减少并不是全面的利好。在夏季本应是需求旺季的时节,又有EIA原油库存连续下降的利好推动,国际油价应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下行的走势恰恰相反。因为原油市场始终受到供应的拖累,而这周又有伊朗核谈顺利达成一致,市场再度陷入伊朗出口增加的恐慌之中。虽然伊朗的库存还没有完全释放到市场,但大量的原油储备一旦开闸将是不小的牵制。这也意味着原油后期的走势仍然会笼罩着供应大增的压力。目前来看,后市原油会进一步向下试探每桶50美元,不过要时刻注意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从塑料自身状况分析,目前市场的悲观情绪仍然弥漫。整个7月利空因素云集。首先,现货价格下跌趋势明显。6月坚守的10000元/吨的价位被瓦解,主要是上旬塑料期货超跌行情,导致贸易商降价出货,市场线性报价跌幅超过400元/吨。在没有需求升温的支撑下,价格很难涨回高点。虽然市场信心在中旬有一定回复,但是供应压力犹存。装置检修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庆石化和延长中煤两个厂家,但这是前期检修的装置,本月并没有新增检修装置,而且这之中的大部分装置线都计划在7月20日前后复车。聚乙烯装置90%的高开工率或在月底还有增长的趋势。目前看来供应的增长也已经无法有效遏制。
从下游需求看,塑料薄膜特别是农用薄膜的需求没有明显的回温。据了解,目前农用薄膜市场整体开工率只有30%,厂家多按刚需采购,有少量逢低补仓的行为,但总体状况并不乐观。这是因为今年以来塑料薄膜市场的增速已经不比去年。6月我国塑料薄膜产量120万吨,同比增长7.1%,但去年同期的增速则超过16%。农用薄膜为迎接下半年的需求旺季,6月产量达到18.69万吨,同比增长11.02%,但同样不及去年23%的增长。7月份仍处于需求的淡季,终端客户的跟进缓慢。
综上所述,塑料整个产业链仍然笼罩着浓重的利空氛围。在这样的行情中,7月下旬不会有过多的利好值得期待。目前市场都在期待着今年终端需求的恢复,但因为下半年供应增长的压力和下游需求增速的下降,预计下半年依旧有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