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国际市场金融期货品种推出历程

时间: 2017-08-1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石油危机的爆发,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胀。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导致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市场避险需求日趋强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金融期货各品种相继推出。 最早出现的金融期货品种是外汇期货。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标志着金融期货的诞生。CME的外汇期货带来了较大的示范效应,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汇期货业务,并于次年宣布设立一个新的交易所来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交易。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外汇期货市场。而在外汇期货的成功经验启示下,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新品种也陆续诞生,开启了西方国家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金融改革的新时代。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利率变动幅度加大,这使得国债期货交易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国债期货的成交量逐渐攀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债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利率波动加剧,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陆续推出了国债期货。 继外汇和利率期货推出之后,为了应对股票市场波动,股指类衍生品也开始出现。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同年4月,CME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其后纽约期货交易所也迅速推出了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股票指数期货一经诞生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价值线指数期货推出的当年就成交了35万张,S&P500指数期货的成交量更达到了150万张。1984年,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已占美国所有期货合约交易量的20%以上。股指期货的成功,不仅扩大了美国国内期货市场的规模,而且也引发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一些已开设期货交易的交易所竞相仿效,纷纷开办各有特色的股指期货交易。 至此,作为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均成功推出,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已占据了期货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了主要交易产品,近几年来全球金融期货占据了全球期货交易量的90%以上。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并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