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港金管局增发400亿外汇基金票据 港汇从低位反弹

时间: 2017-08-10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近期港汇持续走弱,昨日早段更一度挑战去年初低位,香港金管局随即宣布增发外汇基金票据,从银行体系抽走400亿元流动性,规模是近年最大的一次。另一方面,有传香港金管局近日积极向三大发钞行「问价」,市场解读为将出招干预汇市,港汇应声从低位反弹,兑美元升穿7.82水平。但香港金管局强调,增发票据主要为满足市场需求,与港汇走势无关。
  香港金管局昨早宣布增发400亿元外汇基金票据,是近一年内首次,有别过往做法,今次增发规模较大,而且主要增加3个月期的供应,而非如以往般同时增加3及6个月期的供应。是次增发后,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减至2200亿元。香港金管局于2014及2015年因港汇走强而多次注资,使银行体系总结余一度大增至4260亿元。连同今次,2015年至今共增发9次票据,令总结余回到2014年8月「接钱」期间的水平。
  交易员:问价较以往频密
  另外,市场近日亦有传,香港金管局有见港汇逼近去年初低位,频频向三大发钞行的外汇交易人员「问价」,主要查询市场状况及交易详情。有交易员称,「由于问价的次数较以往频密,大家都解读为当局有意出手干预,而增发票据亦是『摆姿态』的一种方式。」香港金管局发言人响应称,当局的恒常工作包括与不同市场人士沟通,以监察和了解市场状况,但不评论具体内容。
  由于预期流动性缩减后港元拆息会上升,昨日1年期美元兑港元远期的折让,一度由约负500点大幅降至约负330点(10,000点相当于1元),反映市场预期港美息差会收窄。不同年期的港元隐含利率全线抽升,1个月及3个月期的升幅分别达33%及20%,1年期更升穿1厘。息口预期影响汇价,港汇从昨早低位7.8278一度升至7.8123,至昨晚10时则报7.817。
  分析:管理汇价市场息口预期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香港金管局增发票据,情况就如各国央行透过公开市场操作管理流动性,由于港元一直「水浸」,靠市场自行调节港美息差,过程会较漫长,因此透过增发票据释放信号,以便管理汇价及市场息口预期。上海商业银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估计,短期内港元同业拆息将会全线上升,但升幅可能集中在3个月或以上的拆息,短期拆息的影响较小。
  香港金管局:增发票据与港汇走势无关
  香港金管局发言人强调,增发票据是为满足银行对相关工具的庞大需求,与港汇走势无关,预计此安排不会对流动资金状况及利率水平造成重大影响。发言人并强调,对近期港元转弱并无担忧,亦非打算透过增发票据以缩减总结余,藉以推高港元息率,根据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管局不会对港元息率设定任何目标。
  《巴塞尔协议III》 银行票据需求增
  香港金管局突然增发400亿元外汇基金票据,被市场质疑干预港元汇价及息口走势,但当局强调,增发票据主要因为银行需求庞大。香港金管局发言人特别提到,《巴塞尔协定III》当中的流动性覆盖比率正分阶段落实,相关比率于2018及2019年将分别提升至90%和100%,在此背景下,有迹象显示市场对票据的需求仍然庞大,例如票据孳息持续低企并与相类似金融工具有颇大的息差,因此香港金管局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增发票据是合适的。
  所谓流动性覆盖率,是用云计算银行面对短期流动性风险时的承受能力,根据《巴塞尔协议III》,银行优质流动资产,最终要百分百覆盖未来30日的资金流走量。
  优质流动资产须100%覆盖
  香港金管局所发行的外汇基金票据或债券,用意是确保市场有大量优质的港元债券,以供作为买卖、投资及对冲的工具。银行可凭所持有的外汇基金票据或债券,在香港金管局的贴现窗借取隔夜港元资金。因此,票据亦符合《巴塞尔协议III》对优质流动资产的定义,即使息率较低,市场亦持续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