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22基点 创近9个月新高
时间: 2017-07-27 文章来源: 中证网
中证网讯 周四(7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22个基点,报6.7307,为去年10月19日以来新高,创近一个月最大升幅。市场人士指出,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即便缩表“近在咫尺”,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计划以及“预期引导”的调控手段,缩表引起市场巨震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随着欧央行正式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元或总体呈现弱势格局,而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仍较强,总体而言,预计人民币汇率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态势。
北京时间7月27日2:00,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1%-1.25%不变,重申FOMC预计经济将保证美联储循序渐进加息,暗示最早于9月缩表。美联储同时表示,将相对迅速地缩表,目前仍然会对所持资产进行再投资;基础/核心通胀率下滑,目前保持在2%下方;重申通胀率将回升至2%;家庭开支和固定投资继续扩张。
决议公布后,美元指数迅速回落0.4%,跌破94点关口。随后,今日早间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调升222个基点至6.7307,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之高开高走,目前大涨约154基点报6.7391。
“尽管本次会议声明中承认核心通胀走弱,但又暗示9月将开始缩表,总体上与预期差别不大。在近期通胀数据回落的背景下,预计年内第三次加息将推迟到年末,市场对12月加息的预期也变化不大。”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点评称,而在国内通胀疲软的背景下,市场对于美联储的紧缩信号反而并不敏感。因此,下半年美元指数重新走强,可能还需要依赖于美国经济与通胀的重新回暖,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与缩表进行重新定价。
长江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美联储若9月开始启动缩表,10年美债收益率中枢或趋上行,美元走势或决定于美欧货币政策推进节奏。7月初以来,美联储主席及多位高官暗示“先缩表、暂缓加息”,美联储或将9月开始启动缩表。随着美联储开启缩表,叠加美国经济基本面向好、欧央行货币政策趋于转向,10年美债收益率中枢或趋上行。同时,随着欧央行正式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元或总体呈现弱势格局;若欧央行在9月后讨论调整QE、而美联储于9月缩表,美元或将阶段性上涨。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进一步表示,对人民币汇率而言,年初以来人民币即现企稳之势,6月我国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回升,中美利差处于较高水平,以及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公式中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减轻了资本外流压力,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小,货币政策约束得到缓解。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7307元,1欧元兑人民币7.8994元,100日元兑人民币6.0590元,1港元兑人民币0.86189元,1英镑兑人民币8.8268元,1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5.3852元,1新西兰元兑人民币5.0630元,1新加坡元兑人民币4.9631元,1瑞士法郎兑人民币7.0749元,1加拿大元兑人民币5.4053元,人民币1元兑0.6357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兑8.811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兑1.9174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兑165.51韩元,人民币1元兑0.54572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兑0.55717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兑38.608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兑0.53798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兑0.941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兑1.214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兑1.172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兑0.52516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兑2.6137墨西哥比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