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委外与募集新规效应集中发酵 新基金发行现“表面繁荣”

时间: 2017-04-25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一边是赚钱效应不佳的股债市场,一边是渠道拥堵的发行市场,再加上各种新规的出台,基金发行市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
  记者了解到,此前委外资金活跃时期,基金公司上报了大量产品,随着委外政策的转向,以及基金募集新规的实施,这部分产品正成为“去库存”的对象。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超过150只,而3月新基金成立达179只,创出年内新高。然而,发行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平均募集规模降低以及发行异常艰难的窘状,大量基金为保成立“踩点”发行抑或延长募集期,发行市场缺少亮点。
  大量新基金踩点成立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超过200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这几乎占了基金发行成立数量的一半以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募集比较困难,大部分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都找了帮忙资金保成立。由于这部分资金成本较高,且多数希望马上运作,以减少资金闲置时间,所以出现了大量新基金“踩点”成立的现状。
  “市场不好,散户根本卖不动,以前机构委外还有市场,现在监管风向变了,也发不出去了。”沪上某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公司之所以大量发行新基金,是因为之前上报了很多产品,公司去库存压力大。
  事实上,除了为了保成立提前结束募集,由于市场滞销较为严重,今年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也较多,今年以来共有近90只基金公布延长募集期。
  此外,数据还显示,在今年新发的以及正在发行的500余只基金中,募集时间在30天以上的共有近200只,占比超过35%,接近90天顶格发行的也同样有超过60只基金产品,这当中不仅有中融、泓德、德邦等小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也包括嘉实、华夏、招商等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监管新规效应集中发酵
  记者了解到,发行市场异常艰难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股债市场赚钱效应均不佳,导致新资金入市意愿较低,另外多个监管新规的集中发酵,也正在重塑基金发行市场的格局。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三个月。去年12月监管层发布《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1月起,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监管政策趋严,导致基金公司加速“去库存”意愿增加。
  此外,今年3月17号出台的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规定,拟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需采用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式运作)、发起式基金形式等模式。该新规出台后,各家基金公司纷纷调整发行策略,不少基金公司为满足新规要求,频频变更募集期。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新发基金的重点不再是委外基金,而是寻求多元化发展,比如量化基金、FOF基金、沪港深基金等都会布局,但眼下去库存仍是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