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业的“跟风癖”

时间: 2016-11-2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发布了降低管理费率的公告。对于投资者来说,降费率是件好事,降低了投资基金的成本。可在业内人士眼里,这事的意义却变了味:降费率基本意味着该基金沦为了机构的定制基金,因为只有机构才有让基金公司让利的议价能力。 定制基金与委外投资一脉相承,而委外投资,是今年基金业最大的风口,被众多基金公司视为扩大规模的不二法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跟风”成了中国基金业的一大标签。远的有QDII的扎堆出海,然后集体“呛水”;近的有短期理财基金的昙花一现,以及基金业电商热的潮起潮落。每一次风起,都会引发行业内大部分公司的跟风而上,没有地域之分,无论体量大小,不管股东背景,往往是集中公司资源全力突击。成功者规模排名脱颖而出,但绝大多数公司“砸钱”之后只落得“一地鸡毛”,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风口。两个风口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就有人称之为行业的“瓶颈期”。 从市场规律来说,某一商业模式的成功总会引发跟风,IT、快速消费品业里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但对于资产管理业来说,跟风的代价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它往往以规模为导向,而不是业绩,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基金公司,更有广大投资者。以QDII为例,当基金公司追逐于海外投资的风口时,忽略了内功的准备不足,为之买单的则是套牢至今的投资者。又如电商风潮,当基金公司烧钱无数,为了BAT争得头破血流时,投入的资源可否想到提高投资业绩,又有多少落到了投资者口袋里? 实际上,基金业的每一波跟风并不一定是坏事。QDII打开了基金业海外投资的大门,短期理财基金提供了抢食银行理财蛋糕的机会,电商热则架起了年轻“小白”接触基金的通道。如果基金公司能认真做好战略规划,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提供业绩优异的产品,这样的跟风是有价值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去。 但遗憾的是,多数基金公司跟风的目的只在于短时间内扩大管理规模,进而为股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或者在同业面前“面子”更好看一点,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写到这里,笔者忽然想起一则传闻:为了满足政策对于公募基金持有人最低户数的要求,有的基金公司设了专人监测定制基金的持有人户数,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这样的专业与敬业,普通投资者可否享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