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震荡市选基应重视风控能力

时间: 2016-11-0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如果面对以下这样两只基金,基民会选择哪一只作为投资对象呢?两只基金均系债券基金,其中甲基金设立于2011年6月,基金经理拥有19年从业经验,据今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披露,其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6.56%,债券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89.63%,其中可转换债券投资占比为116.33%,国债占比为4.95%,企业债占比为4.04%;乙基金设立于2013年6月,基金经理拥有13年从业经验,据今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披露,其权益投资为零,债券投资为94.91%,其中,可转换债券投资占比为21.62%,国债占比为5.13%,企业债占比为94.70%。值得一提的是,每逢股指上涨,甲基金都会有出色表现。如今年8月15日沪综指上涨2.44%,转债指数上涨1.61%,甲基金净值增幅则达到2.84%,而相同时间里,乙基金净值增幅只有0.52%。 仅根据上述信息,恐怕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甲基金。但事实上,乙基金在最近一个季度净值累计升幅达2.81%,在817只同类基金中业绩排名第52位。而甲基金在相同时间段内净值累计升幅则为-0.17%,在同类817只基金业绩排名中仅列居781位。对这样的结果基民一定感到非常惊讶。其实,不论股市还是债市,都客观存在着牛市、熊市和震荡市三种基本形态,基金经理也存在着喜好风险和厌恶风险两种基本类型,如果在选基金时光想着赚钱,只注重基金在升势中的获利能力,并仅依据这一条就确定投资对象,当面对震荡市时则很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南辕北辙。因此,对投资目标的选择应该是在综合考虑基金经理风险偏好和当时市场状态及这两者是否匹配后的决定。 首先,要认识到基金经理也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偏好。虽这方面的情况在相关基金经理简介中并没有介绍,但可以通过查看基金投资报告,分析比较同类基金在牛市、熊市和震荡市三种市场形态下,投资权益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的不同比例进行了解:通常喜好风险的基金经理牛市中喜欢保持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如接近95%的比例,而当市场转为熊市后,其中的大部分仍会保持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如不低于70%的比例;厌恶风险的基金经理则即便面对牛市时权益类资产占比也不过70%左右,市场处于熊市和震荡市状态时则更喜欢保持较高的债券类资产占比。由此决定,当市场处于单边上扬状态时,前者获利能力将明显超过后者。如2015年年初至2015年6月12日,市场基本处于强势上扬状态,在此期间,甲基金净值累计增幅达到35.78%,而乙基金则只有10.88%。因而,当市场处于单边上扬市况下,尤其是牛市的初中期,应着重于获利能力,挑选由喜好风险的基金经理掌管的基金;当市场处于牛市的后期、震荡市及趋势不明阶段,则应注重风控能力,选择厌恶风险的基金经理掌管的基金。如今年最近6个月市场基本处于反复震荡状态,在此期间,甲基金净值累计增幅为-6.69%,乙基金则为2.06%。 其二,要明白不论股市还是债市,总是在牛市、熊市和震荡市三种基本形态下交替轮回。所以基民在选择基金时,既应考虑目标基金在上升时的获利能力,也必须评价其在跌势中的净值缩水程度。最关键的是,必须搞清楚其基金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与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股债两个市场的运行状态是否相匹配。具体方法是:仔细研读目标基金的投资报告,看其权益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的各种占比,分析重仓持有的投资标的与当前市场热点是否吻合。只有买入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与市场状态相匹配的基金方会如愿所偿,否则极可能事与愿违。如2016年6月13日沪综指单日暴跌3.21%,转债指数下跌0.41%,甲基金净值则缩水1.59%,而相同时间里,乙基金净值缩水却只有0.07%,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甲基金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6.56%,可转换债券投资占比为116.33%,而乙基金权益投资为零,可转换债券投资占比为21.62%,企业债占比却达到94.70%。要知道,在当前经济前景并不明朗,股市上下两难,债券牛市延绵不绝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取舍,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