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两大机遇助推基金香港子公司发展

时间: 2017-10-2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从2008年开始,一批大型公募基金怀揣着国际化的梦想开设香港子公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24家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在挺过了初期的艰难探索之后,香港子公司先后迎来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开通两大重要发展机遇,使得不少公司旗下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不仅产品类别丰富,一些产品也有不俗业绩。 历经十年探索 香港子公司经营见成效 2008年证监会提出允许基金公司到香港设立子公司从事资产类相关的业务,此后先后有南方、华夏、易方达、嘉实等20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设立了香港子公司。从最开始的“零”,到目前不少香港子公司管理规模破百亿。 2008年成立的南方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南方东英是中资基金公司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子公司,截至2017年三季度,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总计约52亿美元,建立起70余人的专业团队,并在香港、卢森堡、爱尔兰、开曼群岛及美国进行了产品布局,旗下南方富时中国A50ETF是目前海外市场上最大、最活跃的A股产品之一。 博时基金(国际)相关人士也表示,博时基金2010年3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博时基金(国际)共管理QFII、RQFII、私募、专户等20余只产品,资产总规模逾34亿美元,拥有12人的完备投研阵容。 招商基金旗下招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目前管理规模约10亿美元,人员15人,产品共16只,涵盖权益、固收和其他(如股权投资、MOM、另类投资、CTA等)。 融通基金常务副总经理、融通国际CEO颜锡廉表示,融通国际2013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截至2017年9月底管理规模等值人民币115.7亿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50.56%,投研人员也达到12人,共有29只不同策略的产品。 综合来看,多数香港子公司业务集中在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业务,基本已在美国、卢森堡、爱尔兰和开曼群岛等地设立基金产品,产品类型非常丰富。 把握RQFII+互联互通 两次重要机遇 相比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海外机构,这些香港子公司犹如小舢板被推入茫茫大海,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抓住2011年的RQFII业务以及香港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带来的重要机遇。 谈及香港子公司的发展历程,招商基金国际业务总监兼招商资产(香港)总经理白海峰也直言,香港子公司运作最大的挑战是历史业绩积累时间太短、人才紧缺以及盈利能力不足。 南方东英人士表示,在港中资金融机构设立初期曾面临诸多困境。以南方东英为例,由于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资格审查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成立初期曾经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和适应相关监管规定,并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业务联系,以逐渐削减法律、审计、托管等第三方服务成本。而且,中资金融机构初涉海外市场,实力上尚无法与这些欧美巨头分庭抗礼,有时也在竞争中受到排挤和打压。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不少香港子公司在成立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盈亏平衡,尤其是香港市场租金、人员费用高,很多香港子公司长期亏本运作,迟迟未能实现盈利。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两次重要机遇出现,一批抓住机遇的基金子公司实现盈利。第一次是2011年底RQFII制度推出,包括南方东英在内的许多在港中资金融机构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RQFII-ETF成为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最赚钱的产品。第二次则是这两三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逐渐开通,给香港子公司带来较多业务,不少香港子公司产品在这一段时间实现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差异化战略是这类子公司的生存之道,必须依托国内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资解决方案,同时还应当与机构合作开发专户、对冲基金等产品。总之,香港子公司需要通过资产多元化配置能力向全球投资者证明自己价值,才能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