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业“马太效应”凸显

时间: 2017-09-2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基金圈的“冰火两重天”愈演愈烈。 这边厢,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在10万以上大额认购受限之际销售仍然火爆,一天涌来近百亿申购;那边厢,或发行失败,或苦苦支撑,短短3月无奈清盘,可谓凄风苦雨一片。 近日,封闭期满三年的东方红睿丰混合基金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同时开放申购、赎回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尽管开放首日暂停了单个基金账户单日累计10万元以上的申购,但仍引来巨量资金参与,开放首日申购资金近百亿,招来一片“羡慕嫉妒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家债券型基金同日发布公告称,该基金将终止并依据基金财产清算程序进行财产清算。这只基金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整个募集期基本上用完3个月的时间,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2.04亿元;从今年6月21日成立生效,距离此次清算公告也就3个月左右。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已有数只基金宣告发行失败;而在9月份清盘的迷你基金中,不少基金的存续时间很短,多只基金距离成立时间都不满一年。 一边“万千宠爱于一身”,一边“门前冷落鞍马稀”,折射出基金发行日趋分化,不同业绩、不同规模的基金冷热不均,“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一只基金能够受到资金追捧,原因可能众多,比如不排除资金短期套利因素,但其中业绩和渠道等形成的综合实力才是主导因素,发行“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业绩的“冰火两重天”。业绩排名靠前、品牌良好、具有人才优势的基金更容易受到渠道欢迎,销售机构天然会选择市场口碑好、在销售费用方面能予以强支持的基金公司,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也就能够获得更多销售机构的支持,这些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自然相对较为理想。但过去的业绩并不完全代表未来,集中追风也面临风险,而且规模短期剧增无疑会增加基金管理的难度,未来业绩也会面临市场风格转向、管理人员变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在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情况下,目前大资管行业也面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挑战,监管趋严,竞争日趋激烈,新老基金公司“短兵相接”,在业绩、渠道、品牌、内控、人才等方面“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大浪淘沙,一些盈利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公司,若不能充分利用机制优势吸引和稳定优秀团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渐被淘汰出局,而实力雄厚、具有强大资产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资管机构未来将是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