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信息披露岂可含糊其辞 监管层“剑指”文字游戏

时间: 2017-02-09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针对个别上市公司模糊不清的“文字伎俩”,监管层直接要求杜绝“模糊字眼”,为市场打造更为明晰的信息披露环境,帮助投资者方便做出判断。
  近年来,本应清楚、明确的上市公司公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越来越“模棱两可”,诸如“暂无”、“不排除”等模糊字眼更是频频出现在公司及股东表露意图的正式文件中,令投资者心存疑虑,难以做出清晰的价值判断。不过,这一“尴尬”局面有望逐渐扭转。上证报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已关注到这类模糊表述问题,并发出函件要求相关公司明确表达真实意图。
  上交所在2月6日向四川金顶发出的问询函中指出,新控股股东朴素至纯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增持公司权益的可能性”,有关增减持股份的意向披露不明确。故要求公司“使用客观、确定的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披露未来12月内增减持意向”,并强调,不得出现“暂无”、“不排除”等模糊字眼。
  对于“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处置或对主营业务重大改变、调整的可能”的表述,上交所同样要求公司“使用客观、确定的语言”,不得出现“暂无”、“不排除”等模糊字眼。
  事实上,“不得出现模糊字眼”的函告近期已密集出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1月中旬以来,已有至少3家公司披露的问询函中,出现了诸如“使用客观、确定的语言”的明确要求。
  例如,凯盛科技2月8日披露的问询函中,上交所就针对公司“在两个月内,将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待相关条件完备,择机重新启动重大资产重组”的表述,要求其使用客观、确定的语言,说明是否存在重启重组的具体时间表或计划,不得出现“待相关条件完备”、“择机”等模糊字眼。
  “部分公司、重要股东为了减少信披责任,选择对未来计划模糊表达,类似‘暂无’、‘不排除’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虽说这样可以令承诺方不用担心‘秋后算账’,但如此模糊表达就此有了漏洞,投资者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有市场人士表示。
  有投资者也表示,上述不确定字眼的频繁出现,使其难以了解公司、股东的真实意图。“说了和没说一样,有时绕来绕去更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了。”
  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一直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严格要求,力求信息明确、完整、清晰地传递到投资者。翻阅此前监管函件,诸如“详细说明”、“具体计划”这样的要求更是频频出现。例如,在对恒大举牌廊坊发展一案中,上交所就曾反复要求恒大说明具体计划、具体内容,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强调“明确”一词。
  “监管函件确实事无巨细,但反观回复内容,往往依然是各种模糊表述充斥,非但监管意图达不到,投资者也无法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沪上某私募人士认为,或许是由于前述问询难破“回复套路”,监管部门才祭出上述招数,明确要求不得出现模糊字眼。
  目前来看,这种颇有些“无奈”的要求,已经起到了效果。宏达矿业在回复上交所关于其控股股东股权转让事项的问询函中,就一改此前“不排除未来12个月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表述,控股股东上海晶茨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不转让此次受让的股份”,实际控制人配偶梁秀红则承诺“12个月内不再增持”。
  上述私募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出手清理“模糊字眼”,将有利于信息披露透明、高效,让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方不再打“文字游戏”的小算盘,以更为诚恳的态度面对投资者。可以预见,随着监管深入,模糊字眼将逐渐从公告中消失,意图明确的承诺更为市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