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减持新花样“套”住了谁

时间: 2017-01-04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减持年年有,套路时时新。
  在监管全面趋严、投资者日渐理性的新形势下,曾作为减持最佳“护价”策略的高送转已呈现效应递减,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贴近市场热点的新型减持“套路”。部分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各展“财技”、竞逐热点,以达到激活成交,推升股价、最终高位套现的目的。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是早年的“控盘坐庄”,还是高送转的“数字游戏”,均在完备的监管体系中被全面曝光、重点监控。如今的“减持套路”尽管更加复杂隐秘,但其只要违背了市场的“三公”本义,就终究会被监管揭穿,引起投资者的警醒,最终可能反而“套”住了自己。
  “股权转让”屡屡显效
  “对于持股量较大的重要股东来说,减持从来都不简单。粗暴地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抛售,不仅自己卖不上好价,还可能因为砸坏股价而引发其他投资者的不满。”沪上某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出于种种因素考量,重要股东减持往往与上市公司的题材炒作“配合默契”:一波消息披露,股价顺势水涨船高,成交量相应放大,给减持留出更大的操作空间。更有“技高胆大”之人,自导自演贴近热门概念,为减持铺路。
  近日,曾争夺天目药业未果的宋晓明就导演了一出“股权转让秀”。2016年12月7日,天目药业公告称,宋晓明执掌的长城汇理旗下两产品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16.24%股权将公开挂牌转让。受此影响,天目药业股价连续两日大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宋晓明这样做似乎“多此一举”。因为,作为“寻求获利退出”的财务投资者,其反而放弃了“价高者得”的正常逻辑,对股份受让方设定了较高的门槛,令市场对其藏有“后手”产生遐想。
  然而,“未觅得接盘方”的转让结果似乎在侧面证明,宋晓明更像个“好演员”。其若有其事的股权转让令天目药业搭上了“股权转让”这一热门题材,市场关注度和有所放大的成交量都令宋晓明后续的离场(长城汇理另一产品实施了减持)更加容易。
  与宋晓明“自导自演”相比,威尔泰原单一最大股东盛稷股权的减持则颇为“优雅”。2016年12月,盛稷股权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所持有的威尔泰15%股权全部抛出。
  观察威尔泰的股价,上述两千余万股的减持并未致使其K线“快速坠落”,而这与前期实际控制人手中的股权调整不无关系。威尔泰去年11月21日公告,控股方紫江集团和紫江企业将所持24.41%股权转让给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的紫竹高新区,尽管实际控制人不改变,但威尔泰已被市场视为“股转概念股”之一,公司股价甚至因此创下年内新高。
  资本运作“余波”荡漾
  相对于题材炒作的“飘忽不定”,有些股东则把减持时机选在了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之后。只是,面对被视为长期利好的并购重组,那些早已上车的老股东又为何要着急离场呢?
  华伍股份遭实际控制人减持即属此例。公司于2016年12月8日披露重大事项,其拟以3.75亿元现金收购江苏环宇25%股权。据承诺,江苏环宇将在2017至2019年累计实现税后净利润6亿元,这对于华伍股份并不算个小数。然而,上述利好方案尚未落地,华伍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聂景华便抛出了自己的减持计划: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7%的股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定增、重组后,往往是部分重要股东减持的高发期。毕竟在消息释放后,上市公司股价可达到新的平衡区间,原有股东看到“股价已反映资本运作带来的升值”,也不用等待所有事项落地。
  “相较于外界来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往往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对于重组、定增事项也有自己的考量。当然,也不排除,事后离场是各方商量好的决定。”有投行人士表示。
  2016年12月8日,万福生科公布了最新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凭借着表决权委托,佳沃集团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背后的联想控股意外入主。受此消息影响,万福生科股价快速拉升,数个交易日便已翻倍。考虑到联想控股的能量,万福生科的后续变化不容小觑。但是,昔日大股东之一杨荣华(也是上市公司最早的实控人)却在加速减持。据公告,杨荣华去年12月9日、16日分别减持公司股份135万股、200万股,同时不排除继续减持的可能。 事实上,除了较为复杂的资本运作,诸如战略合作这样的利好也对上市公司股价有不小的推升。例如,金卡股份2016年12月16日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股价立刻两个涨停,而仅数个交易日后,三股东石河子金凯便减持了公司1.5%的股权,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套路再深也会被识破 “由于历史因素等问题,A股一向是‘铁打的公司、流水的题材’,每当某类题材盛行,一些投机资金往往热衷其中,甚至主动贴近。”有市场人士表示,重要股东减持往往涉及巨额财富,能够卖出好价则可遇不可求,这也使得其有意编织“套路”,给减持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曾在前两年火热的“高送转”就是典型手法,在资金的助推下,“数字游戏”却变成了“点金术”,股价高涨之时,一些股东却暗度陈仓逃之夭夭,给市场留下“一地鸡毛”。 只不过,在监管频频出手之际,在投资者日渐成熟之时,以“高送转”护航减持的手法愈发显得拙劣。2016年11月18日,天龙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冯毅提议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10转增15派现0.5”。消息披露后,天龙集团连续两天涨停,然而,包括冯毅在内的公司重要股东却开始借势减持,大举套现。 很快,包括天龙集团在内的多家“高送转+减持”的上市公司,就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函,不得不披露更多细节,其股价也随之下挫。目前,天龙集团股价已跌穿发布“预送转”前的股价。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资金有进有出,合理减持本是常态,但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而不顾市场底线,利用消息、资源优势拉升股价的行为,与资本市场本义背道而驰,也是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对象。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监管机构已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行了全面完善,并对高送转等事项予以重点关注。可以预见,随着监管的不断升级和市场逐步完善,只要是“套路”,再复杂也会被识破、被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