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现在搞“沪伦通”合不合适?

时间: 2015-09-2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昨日公布,中英双方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研究“沪伦通”。 6月份以来的股市暴跌,促使人们对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等问题进行反思。一部分人认为,此次股市暴跌和人民币贬值引起的激烈反应,说明金融创新、金融开放风险很大,特别是资本项目开放风险莫测,凡涉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都要暂停。那么,此时研究“沪伦通”是否不合时宜?股市对外开放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 一些人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最近几年中国金融体系某些领域的创新确实比较快,因为监管跟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出现了较大风险,而从别国经验看,也有过外资进出引起本国股市剧烈动荡的先例。但仔细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没必要对“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措施太过担忧。 对于股市,我们采取的是循序渐进、逐步放开的策略。最初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有限放松外资进入和对外投资,QFII推出十多年投资余额累计为3000多亿元人民币,而QDII的额度大约也在同一个量级上,资金进出基本平衡。相较QFII和QDII,“沪港通”等互联互通措施的优势在于总额度控制,淡化了行政色彩,提高了市场效率和公平性。“沪港通”进出总额度上限分别为3000亿元和2500亿元,与QFII大致相当,而目前使用的总额度约为一半。相对A股30万亿-40万亿总流通市值,这两大渠道引入的外资占比是有限的。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即便未来采取更大力度的开放措施,本土资金主导股市的情况也不会改变,这与拉美、东南亚某些国家资本市场是明显不同的。当然,我们不能因此麻痹大意,在开放过程中应及时做好监控,适时作出调整,必要时要控制好节奏,例如,现在“深港通”还在等待时机正式实施。“沪伦通”显然不会很快实施,但把它作为开放股市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着手研究是可行的。 目前中国资本自由化程度已较高,证券投资是为数不多仍未完全开放的项目之一。证券投资自由化从大处讲有利于资本在全球市场配置,从小处讲,有利于提高中国股市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改变A股封闭格局。如果中国投资者与伦敦投资者可以互相投资对方股市,无疑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化学反应”。 推而广之,对于各种金融创新,我们也不能因为出了一些问题就风声鹤唳,不问其具体内容、风险是否可控而产生本能的恐惧。当然,开放步伐一定要与本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监管能力相适应,不能为开放而开放。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创新”出问题大多是脱离现实需要、脱离监管能力的盲动,甚至是为了政绩放松监管的结果。对此,我们要有辩证和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