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不差钱”金主入场 上市公司“壳”费翻番

时间: 2016-11-1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市公司的‘壳’费涨得我们无法接受。不但公司大股东要价太高,其他重要股东也来插一脚,希望我们支付一定的借‘壳’成本给他们,简直是雁过拔毛。”深圳某私募机构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壳”费翻倍。由于一些大“金主”入场,同时有机构迫切希望利用海内外资产估值的差异进行套利,未来“壳”费仍可能继续上行。 “壳”费大涨 该深圳私募机构人士透露,过去两年来,他所在的私募机构一直在搜罗各类优质资产,并把并购基金作为退出渠道。今年下半年以来,他们将玩法升级,希望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壳”并将其改造成控股平台,但“壳”费的行情变化导致这一想法难以实现。“原来我们以为收一个‘壳’的成本也就三十四亿元,这是年初的行情,但现在翻倍了,需要七八十亿元。上市公司的一些重要股东是职业炒股的,他们对买‘壳’方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直接导致‘壳’成本上升。” 该人士还表示,现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借“壳”方的要求很高,基本是年利润5亿元以下免谈。毕竟,大股东出让“壳”的主要收益除借“壳”方的现金支付外,还有持股升值这一块。只有借“壳”方有实力、有业绩,借“壳”后上市公司股价才能涨得足够高。 上海一家券商的保荐代表人透露,目前“壳”公司大股东出让壳的支付手段主要是“现金+股价溢价”。如果是特别好的资产,基本上不用支付现金,借“壳”方负责把股价做上去就行了。从目前A股借“壳”上市的普遍操作手法来看,借“壳”成本主要集中在把股价做上去。例如,某家“壳”公司的原大股东持股市值为25亿元,借“壳”方拥有优质资产,“壳”公司直接发行新股收购资产,假设其后股价涨3倍,则原大股东的市值将变成100亿元。 “金主”财大气粗 “壳”费飙涨的背后是买“壳”方的“财大气粗”。 前述深圳私募机构人士指出,近期一些强势的产业资本进场扫货,把卖“壳”方的胃口吊起来了。例如,原来“壳”公司大股东只要求借“壳”资产的利润有两三亿元就够了,现在开口就要5亿元以上,如果没有那么多利润,就要用现金来补。 在借“壳”上市的产业资本中,恒大系是突出的例子。恒大地产借“壳”深深房近日取得重要进展。深深房13日发布公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为恒大地产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凯隆置业将成为深深房的控股股东,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许家印。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小“壳”装大资产并有望大幅提振股价的典型案例。从深深房原大股东持股市值溢价潜在可能性看,恒大地产显然是能满足其胃口的资产。公告显示,恒大地产未来3年(2017—2019年)预期合约销售额分别约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分别约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凯隆置业做出业绩承诺,恒大地产未来3年的累计净利润约为888亿元,而深深房目前市值不过103亿元。 近期小“壳”装大资产的案例并不罕见。齐翔腾达近日发布公告称,君华集团11日与车成聚等48名自然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约48.18亿元受让后者持有的齐翔集团8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齐翔腾达已发行股份41.9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此项交易还触发对齐翔腾达其他全部已上市流通股的全面收购要约,最高金额不超过52亿元。前述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参照君华集团借“壳”齐翔腾达的案例,恒大地产借“壳”深深房的成本估计不会低于70亿元。 兴业证券分析师阎常铭表示,近年市场涌现两类资金充沛的“大金主”,即保险公司和房地产企业。保费收入和房地产销售回款使这两类机构的资金很充裕,同时这两类机构均面临难题:保险公司存在资金配置问题,房地产企业面临土地价格太贵的问题,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还面临股价低估的问题,它们都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来解决问题。 优质资产是核心 对于未来“壳”费的走势,前述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随着恒大等强势产业资本的进场,资产较差的借“壳”方会被逐步挤出借“壳”市场,卖“壳”方的胃口可能越来越大。 目前来看,虽然国内未上市的优质资产并不多,但不少产业资本正在操作将收购的海外资产打包整合在国内上市。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上半年进行中的海外并购案例有139起,其中披露拟并购金额的案例数113起,涉及交易金额高达5,428.75亿元,平均单起并购金额达48.04亿元。 “目前海内外资本市场的估值有较明显的‘水位’差。例如,我可以在海外以10倍左右的市盈率(PE)收购一块优质的医疗资产,然后放到A股上市,估计市盈率能达到五六十倍,这中间就有四五倍的利润空间。”纽约一家华资私募机构负责人说。目前该机构已在美国收购了一家在行业中名列前茅的医疗企业,目前正在操作收购其他几家优质医疗企业。 该负责人表示,这种海内外腾挪的空间仍须建立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如果收购海外资产后未能有效整合或管理水平不达预期,将拖累收购方。对于非公众公司来说,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拖垮一家公司,而对上市公司来说,损害将是大量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