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十三五”央行利率调控体系有望完善

时间: 2015-10-2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十三五”有望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金融监管、发展普惠金融等。 同时,“十三五”期间,金融改革可能会聚焦四方面业态:普惠金融、创业金融、互联网金融及绿色金融。 利率汇率改革有望加快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十三五”规划将对金融领域的相关议题有所阐述。一是鼓励金融创新;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三是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四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更加自由使用;五是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六是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七是发展普惠金融。 利率与汇率改革无疑是金融改革的核心。专家预期,“十三五”期间,利率汇率改革有望加快,价格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里程碑,但还不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另外两项重要任务是,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和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要让金融市场和机构更多使用诸如SHIBOR、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基础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逐步弱化对央行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依赖。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的变化和未来的政策利率能有效地影响各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这两个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是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基础。 对于汇率改革,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强势的经济才有强势的货币,近期“双降”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目前的汇率稳定也有助于为其他改革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从长期看,汇率市场化是方向,未来可实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 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金融监管体制有望继续完善。目前,受关注最多的是分业监管如何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由此引申出未来金融监管模式是否会有“变局”? 姚余栋认为,创新和监管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机构整体实力继续提高,新生的金融服务形式不断涌现,这不但对创新空间提出了期望,也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要求。从世界范围看,金融业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综合到分业、再由分业到综合的过程,推动这种变迁的是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分工的不断推进。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此前撰文指出,金融业分业监管已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突破20万亿元,其中表外理财超过14万亿元,表外理财等影子银行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短期资金成为国内游资,在各金融市场寻找套利机会,也成为这一轮股市暴涨暴跌的重要助推力。由于分业监管,很难形成监管合力。 聚焦四方面业态 马骏指出,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的金融普惠程度较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般认为,普惠金融是以扶贫为目的,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即为那些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又具有一定收入来源和偿付能力的群体提供信贷支持。“十三五”期间的金融改革,将着重普惠金融,服务更多贫困人群、服务小微企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中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融资难是众多创新创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开拓创业金融也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马骏表示,创业金融是指为创业企业筹资和为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投资提供一套金融制度创新,致力于为创业者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主旋律,而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以轻应用、碎片化、及时性理财的属性,更易受到中小微企业的青睐。马骏表示,互联网金融由于成本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微企业和偏远贫困地区的融资需求,但往往风险较大,“互联网金融必须控制风险,加强管理和风控环节。” 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马骏认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必要且紧迫。目前,中国经济正进入结构调整期,向绿色经济转型。中国未来预计每年需要约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绿色投资,用于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型,而财政最多只能提供其中15%的资金,85%以上绿色投资需要民间投资资金的补给。“绿色金融旨在运用金融手段推动绿色投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央行:“双降”并非QE 利率市场化不是“一放了之”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26日称,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很传统的、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并非非常规的量化宽松(QE)。此外,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利率市场化也并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 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力度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双降”是根据经济物价以及流动性形势变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调节。从降息来看,主要是9月整体物价走低,需要通过适当下调名义利率来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促进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从降准来看,主要是应对外汇占款减少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正常需要。虽然近期外汇市场预期趋于平稳,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基本中性,但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不确定性,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对流动性的需求也会增加。此外,10月税款集中入库减少了流动性。因此,当前需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一些流动性,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该负责人称,中国尚未面临“零利率”的约束,名义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当前在需要增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时,利率工具及准备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间,降准措施也不直接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属于非常规的QE措施。 货币政策调控转向价格型模式 易纲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货币政策转型就有了基础条件,政策传导也就有了微观基础,货币政策调控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转向价格型模式。 他表示,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是要一放了之,还是要根据逆周期调控的需要和宏观调控的整体取向,对利率进行调控。 具体讲,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通货膨胀周期,来进行必要的利率调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更要强调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建立更好的金融市场利率传导机制。 此外,对市场利率也要有一定的监督和自律管理,要有一定的“牙齿”,对市场上出现的个别不正常现象要进行管理。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美联储将政策利率大幅降至0附近,并开始实施第一轮数量宽松,货币条件非常宽松。但当时诸如华盛顿互惠、美联银行等一些濒临破产的银行,通过7%-8%甚至高于10%的利率吸收存款,原因是必须千方百计地吸收一些存款来掩盖一下或者说再残喘一下。从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的角度,这类做法是有破坏性的。对这类个别现象,要有一定的“牙齿”进行管理。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在亚洲金融风波时期,一些即将垮台的小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部分信用社,都未经批准高息发行柜台债,目的就是要拖延一段,但这类做法实际上制造了更多麻烦,处置起来难度更大。 我国并未进入“负利率”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官员日前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并未进入“负利率”时期。 文章称,人民银行调查数据表明,本次降息后,10月24日-10月26日,商业银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为2.02%,高于9月份CPI同比涨幅0.42个百分点。综合考虑各经济主体的投资理财行为,当前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更显著高于同期CPI水平。总体判断,目前我国仍处于“正利率”时期。 本次降息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完全打开。在一般意义上,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已具有完全的独立性。银行存款定价机制的新变化,决定了不能再直接使用存款基准利率与CPI的差值来判断“正利率”或“负利率”,而应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是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二是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 从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看,对19家全国主要大中型商业银行及15家较具代表性的城商行、农商行的监测表明,自10月23日人民银行降息后,对于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挂牌利率,34家银行共出现9种不同的挂牌利率,平均利率水平为1.96%,较9月份CPI高0.36个百分点。其中最高利率水平为2.5%;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挂牌利率最低,为1.75%,较9月CPI高0.15个百分点。 对于一年期单位定期存款,35家银行共出现10种不同的挂牌利率,平均利率水平为1.91%,较9月份CPI高0.31个百分点。 从银行实际存款利率看,降息后,商业银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为2.02%,高于9月份CPI0.42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标准化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数据显示,10月24日-10月26日,按照存款发生额统计,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为2.02%,是基准利率的1.35倍,高于9月份CPI0.42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2.01%,较挂牌平均利率高0.05个百分点,高于9月份CPI0.41个百分点;一年期单位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05%,较挂牌平均利率高0.14个百分点,高于9月份CPI0.45个百分点。 文章称,综合考虑各经济主体的投资理财行为,目前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更显著高于9月份CPI水平。对9月份商业银行新发行的15355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分析发现,这些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4.08%,较9月份CPI高2.48个百分点。其中平均预期年收益率高于1.6%(9月份CPI同比涨幅)的产品有14528只,占比达94.61%。 此外,目前12只“宝宝”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31%,较9月份CPI高1.71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同期物价水平。事实上,随着金融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市场上还会涌现出其他类型的存款替代产品,如大额可转让存单也是一种灵活便捷的普通存款替代产品。从今年6月份9家银行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看,1年期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至少超过9月份CPI1.4个百分点。因此,综合考虑各经济主体的各种理财投资行为方式,我国目前并未进入“负利率”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