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谁买走了4000万元*欣泰(300372)?

时间: 2016-07-1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昨日,*欣泰复牌首日竟然成交4008万元,什么概念?列出四组事实。 第一,*欣泰退市已成定局,无任何悬念,目前*欣泰正在走程序,终止上市后不得重新上市。这是监管层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对*欣泰作出的最严厉处罚,不可撤销。 第二,*欣泰复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额仅为3507万元,由此上溯至前10个交易日,成交均值为5420万元。 第三,查证退市博元等已退市公司在退市整理期的成交记录,复牌首日成交额均极低。*欣泰虽未进入退市整理期,但复牌后首日成交额明显过大。 第四,*欣泰已连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股票简称从“欣泰电气”改为“*欣泰”,以作警示。 不排除确有一部分资金是基于战略意图而入股*欣泰,扣除该部分资金后,4008万元的巨额成交绝对可以表明,上述事实均被搁置,互为对比,细思极恐。恐惧的背后,还有更大的荒唐。 昨日午间,传申万宏源部分客户收到通知申购新股“300372”,遂据此误买入*欣泰。该消息引发连锁反应,交易所昨晚要求申万宏源及*欣泰双双发布澄清公告。申万宏源称从未以公司名义向客户发送*欣泰等新股申购信息,*欣泰称公司股票代码并非新股申购代码,且今日还将停牌半天。 至少有三个线索可以将上述谣言证伪:一是新股申购信息均公开可查;二是交易软件输入代码时均附带股票简称,前置“*”字样的*欣泰不可能是新股;三是新股申购均处于平盘状态,而*欣泰昨开市起即处于“一”字跌停状态。 但是,上述证伪线索被人为忽略,连同本文开头列举的四组被罔顾的事实,*欣泰巨额成交就此产生。这是一起人为制造的事件,既有无知无畏的成分,也有博弈监管的惯性。去年股市剧烈波动期间,数以亿计的资金不惧腰斩风险,疯狂接盘已明确下折的分级基金B份额。今年,数千万元资金冲进*欣泰,标的不同,时间不同,逻辑却如此相似。 有人疾呼,建议监管层一步到位,直接勒令*欣泰退市,或者不设涨跌幅限制,只允许*欣泰交易数日。然而,这样的建议是以保护A投资者为名,行损害B投资者之实,并未触及A股屡屡博傻的实质。今天纵然可以阻止*欣泰事件进一步恶化,但明天难保不会出现其他博傻事件。A股的巨大体量无法令所有投资者保持理性,总有一部分投资者基于种种原因参与博傻,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市场需要呵护,监管需要完善,投资者也需要成长。*欣泰事件无法以道德标准进行衡量,唯一可以说的是,相信常识,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