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保监会强调“保险业姓保”券商:险资将继续投资低估值蓝筹

时间: 2016-12-14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保监会近期可谓大动作不断!
  近日,保监会先后停止前海人寿开展万能险新业务以及暂停恒大人寿的委托股票投资业务。保监会紧急召集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于12月13日下午3点开会。
  据第一财经消息,此次会议,包括宝能集团董事长、前海人寿实际掌控人姚振华,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在内的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均有出席。
  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要求保险资金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同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当天在接受央视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险资投资要服务于保险主业。险企频繁“举牌”,保监会会进行干预。同时保监会正进行完善监管制度,制度近期也很快能够出台。
  一家大型人寿保险公司投资中心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规范下来之后,对于险资后面有序的投资,是有帮助的。短期看,一些可能有计划做类似举牌动作的保险机构,肯定要停下来看看监管风险。   保监会: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
  针对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项俊波提出要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管,包括正本清源,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关于从严从重监管,保监会提出三大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
  保监会同时表示,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同时将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并对中短存续期万能险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在偿二代框架下更高的资本约束,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
  此外,据12月13日财新网报道,保监会近日将正式出台《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将首次对保险公司的保险一致行动人收购上市公司进行了一定程度限制,程序上要事先向保监会提交材料申请核准,同时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标准,须用自有资金,不得动用保费。此外,还禁止保险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前述研究员表示,近期,保险机构的举牌行为确实有一点过于火热,从长期来看不一定是良性状态。尤其是出现了个别保险机构在股市“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后,包括万科股权之争中险资的行为也存在很多的争议。而这些东西实际上既没有对证券市场整体发展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对于保险公司自身的价值也没有实质性提升,而且还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从监管角度来讲,它看到了,肯定是要把这个红线划清楚的。   券商:险资收购监管预计将非常严格
  前述研究员认为,长期来看,险资负债的压力仍在,必然要寻找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包括分红较高的蓝筹品种,只要有较好的投资价值,险资一定会介入,监管也不是一刀切不允许举牌。不过,举牌的行为要从投资和匹配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出发。
  针对短期内险资举牌概念股如何走的问题,前述研究员表示,像格力、万科这样的蓝筹股,企业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当这些公司的股价由于投资者短期行为导致过度偏离本身价值的话,在险资举牌降温的情况下,它肯定是会有所波动的,因为短期来看,股票市场是由投资者行为来决定的。但当股价回落到接近它本身的价值时,即使受监管的影响,险资不介入也会有其他投资机构出于投资目的而介入。所以,险资举牌概念股集体回调的空间应该不会很大。
  12月13日,财富证券也发布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保监会密集出台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经营管理等进行了限制和规范,而对于限制险资举牌,短期内险资举牌概念股恐受其影响,未来保险资金收购的监管将非常严格。不过,在“资产配置荒”及投资收益承压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对于低估值蓝筹的投资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