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险资输血券商两融未叫停 只是向险企提示风险

时间: 2015-07-13  文章来源: 财经网

上周五,市场一则“保监会急召保险机构周六开会,禁止保险资金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的传闻震动市场,更被部分业内人士抬升到“A股大利空”的高度。上证报就此求证获悉,在上周六由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交易处召开的内部会议上,保监会并未直接叫停保险资金输血券商两融,而是向与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了解业务情况,并提示相关风险。
  目前,保险资金输血券商两融的主要通道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以券商两融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资管产品。据上证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若干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此类产品,期限大约在半年至一年半,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5%至6.5%之间。
  据了解,这次小范围召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开会的是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交易处。从上述会议传来的消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公司两融业务的实际规模为387亿元。也就是说,在目前1万亿左右的两融盘中,保险资金的占比不足4%。
  一位保险投资圈人士分析,之所以尚未形成规模,一方面是因为仍在试点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是从保险机构融资的成本相比银行要高。有投行人士粗略统计,券商从银行融资的资金成本大致在5.8%至6.2%之间,而从保险机构融资的成本约6.5%至7%。
  “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此次传闻的反应过度了。”受访的多位保险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来,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券商两融业务的合作规模有限;二来,总体上风险可控,即使投资两融也是投收益权的优先级,有劣后资金当安全垫。
  “风险可控的原因还有:一是客户进行抵押的股票,都必须是优质蓝筹;二是股票打折抵押,目前一般为市值的七折;三是双重保险,除客户抵押外,券商作为担保人也要承担风险,一旦有损失,在扣除客户的抵押外,券商要填补后续亏空。因此,除非市场大跌,否则保险资金输血给券商,对保险机构的风险并不大。”一位保险投资圈人士如是分析。
  但需指出的是,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拳头产品“债权计划”处于饱和状态,且同质化竞争加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寻求创新的意愿日趋强烈,其中就包括与券商在两融业务上的合作有逐渐加大趋势。加之大盘近来一路飙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加强风险管控便成了当务之急。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保监会目前并没有直接叫停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券商两融业务的合作,但不排除后续对此进行适度的“窗口指导”,对这一创新业务进行规范,避免未来此类风险敞口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