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资管暗战 银行组合拳捍卫“老大”地位

2018-04-27
上海证券报
“万能朋友圈!有负责或了解推进银行资管子公司的同学吗?求助!”一家城商行总裁办人士在微信朋友圈紧急“求救”。
  他的焦虑源自于去年11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新规虽未正式落地,然作为资管行业的“老大”,坐拥30万亿理财规模的银行业已开始循着监管步伐,提前转型。
  另一边,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在未来“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的趋势下,一直以来抢抱银行大腿的保险资管,看到的则是解绑银行、甚至取代银行坐上资管业头把交椅的机遇。
  一度波澜不惊的资管江湖,正暗流涌动。以保险为急先锋的各路非银系资管人马,如何借银行变轨之际趁势超车?而一直以来便是“众星拱月”般受人追捧的银行,能否捍卫住资管“老大”之位?
  在整个资管业即将统一“游戏规则”的监管补位下,不同主体之间的角力将从若隐若现走向表面化。市场变局扑面而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急寻新“水源”:银行理财的规模焦虑
  占据银行理财“大头”的同业理财,可能是率先感知到资管新规冷暖的。
  曾以逾50%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膨胀的银行理财市场,2017年却遭遇增速断崖式的下跌。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较2016年同期下降21.94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同业理财规模的大幅缩水。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前的一年里,与之基调相一致的监管重拳早已落下,一系列针对同业链条、资金空转现象的政策出炉,同业理财规模随之逐步缩水。截至2017年末,金融同业类理财存续规模3.25万亿元,较2016年末减少51.13%。
  回归“代客理财”,被视为资管新规下银行转型的一大方向。循此思路,整个银行同业理财市场规模还会被进一步压缩,而一时间同业理财的水源又很难马上用个人理财资金续上。一家农商行债券交易中心负责人所忧虑的是:在新“水源”尚未找到之前,整个银行理财规模增长不只是难以维系,甚至还可能出现负增长。
  规模增长受限,同时还可能带来流动性之忧。“一旦负债端来源续接不上,银行理财就需要甩卖流动性好的债券以解决兑付。这样一来,以往重点配置的中低评级信用债,将难有很大的买方需求。”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中心负责人如是分析。
  同时受影响的还有投资端。银行更不愿意面对的一个事实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将受限。
  过去,非标资产的高利率为银行理财带来了高收益率。来自中信建投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配置比例为16.22%,规模在4.79万亿左右,仅次于债权42.19%的配置比例。
  但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严查期限错配和资金池问题被明确提出。这意味着,期限普遍在1年以内的银行理财,很难再配置周期在3至5年的非标资产。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的规模也会大幅下降,这将对收益率形成一定的压制。
  对手虎视眈眈:保险资管冀望上位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规模的冲击,甚至还波及到了银行链之外的“小伙伴”。“一旦银行理财规模受新规影响而下降,相应地将导致保险资管(来自银行方面)的委外规模呈现下降趋势。”一家大型中资保险资管公司高管直言不讳。
  过去数年里,与银行的“联姻”,保险资管扮演的多是受托人甚至是通道的角色。由于投资团队力量不足、投资策略单一、很少涉足资本市场及非标资产投资领域等原因,不少银行会将受托管理的部分资金,委托给包括保险资管在内的外部机构管理机构。
  在这过程中,银行赚大头,保险资管却只见蝇头小利。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投资经理举例说,银行向企业发售承诺收益率5%的保本理财产品,转手交给保险资管公司进行资产配置,如完成5.5%的投资收益率业绩,保险资管公司一般能从银行那里拿到万分之几的管理费。而银行至少可以拿到0.5%甚至更高的利差收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资管新规下,虽然保险资管公司可能会流失部分来自银行的委外业务,但却迎来直接面对企业客户的翻身机会。
  “如果银行不能发售保本理财产品,这意味着企业客户会被动地开始尝试接受非保本保险资管产品,我们的比较优势会提升。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跳过银行、直接赚取利差收益,甚至未来还可能取代银行,成为资管行业的‘领头羊’。”沪上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第三方业务的负责人谈及此事便难掩兴奋。
  “我们蓄势待发、嗷嗷待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已经储备了很多类型的保险资管产品,有货币型的、债券型的。“未来资管行业将更加注重资管机构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保险资管机构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有望吸引更多直接来自企业的委托资金、而非通道业务,保险资管的第三方业务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老大之位难撼:银行打出转型组合拳
  面对竞争对手的来势汹汹,银行并非坐以待毙,转型“组合拳”已经亮出。
  产品赛道的切换正在进行时。记者注意到,自年初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蜂拥而出,被视为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接棒者”。以兴业银行新近推出的“万利宝”系列产品为例,其喊出 “新时代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口号,“客户能参与超额业绩报酬分成”的设计,更是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
  从保本理财到浮动收益理财的产品切换,是银行留住原有个人及企业客户的转型第一拳。资产端的转型也在同步进行中。
  一位银行资管部人士说,其实投资大为受限的非标债权资产,可以标准化的方式重新回归至银行的配置中。“未来一个比较明确的趋势是基础资产标准化。偏股型的基础资产走资本市场,而偏债型的基础资产走银行间及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可借助ABS、REITs等模式,从而增加债券市场供给。”
  基于银行上述“组合拳”,再加上银行常年积累下来的“信用、品牌”背书,且绝大部分投资者已习惯于通过银行渠道购买各类理财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三五年内,银行资管业“老大”之位恐难被撼动。
  多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上述观点。零售理财产品规模的“上位”速度不可小觑。截至2017年末,在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中,零售理财(包括个人类产品、高资产净值类产品、私人银行类产品)余额已达19.79万亿,较2016年末增加4.25万亿,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高达66.99%,较2016年末提高了13.5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另一类银行理财产品也在悄然崛起。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性中小型银行和大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均约为1.9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约为76%和58%。“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性产品,个人结构性存款可以起到巩固银企关系的作用。”某大行计财办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