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市场波动率急剧下降背后惊人事实:对冲基金都不交易了

时间: 2017-05-22  文章来源: 华尔街见闻
  为什么全球风险事件不断,市场波动指数却创下史上最低?答案可能十分简单:那些曾经最热衷交易的资金现在不交易了。
  高盛对最新公布的对冲基金13-F持仓数据分析,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汇总第一季度对冲基金的总投资组合成交量时,高盛发现对冲基金交易量大幅回落。一季度所有仓位交易比率降至28%,与2017年第一季度创纪录低位持平。
  同时,对冲基金最大头寸交易比率下降至15%,接近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对冲基金最大头寸是指占其总仓位四分之一的头寸。数据显示,一季度“典型”的对冲基金将67%的做多股权仓位分配在10只股票上,虽然这个比率有所降低,但是集中度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高盛认为,不管是什么理由,这都指向一个事实:
  对冲基金实际上“瘫痪了”。这还进一步证明,过去最喜欢大幅波动的“聪明钱”,实际上没在交易,而与常识相反,那些本应该是追逐趋势,被动投资基金,才是目前市场主要交易者。
  简而言之,波动下降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真正在交易的,是那些越来越多的“被动”吨非动量,非方向性投资者。
  如果“聪明钱”不再交易了,那么基金经理如何向投资者提供阿尔法回报呢?高盛认为,答案很可能是加杠杆。
  高盛认为,对冲基金把其表现最佳持仓杠杆比率,上调至金融危机结束后最高,这就使得其能跑赢大盘。
  高盛Prime Services Weekly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期触底后,对冲基金的净/总敞口持续上升。净风险敞口(73%)大致与2013年达到的周期高点相一致,而总杠杆(234%)飙升至危机后新高点。
  这间接导致对冲基金重仓股持续跑赢大盘,今年迄今,高盛统计的Hedge Fund VIP篮子中的股票,跑赢标普500指数360个基点(10.1%对6.5%)。
  目前市场高度集中,特别是五大科技股“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标普500指数的上涨贡献了30%,并且在新一轮动量资金追逐下,又创下历史高位。无论何时只要市场发生变化,一定会引发投资者大举关闭这类交易。
  高盛认为: “杠杠率提高,加上资金过于集中那些优质股,引发了我们部分客户的忧虑。他们担心市场动量会像2016年初一样突然逆转:在2015年年末FANG股票大幅跑赢市场后,市场资金一度大举追逐这些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