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债券通先走“北向通”背后的香港债市形势

时间: 2017-05-2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05月22日讯
  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公告宣布,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深化境内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债券通”将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流入和提高我国债市的国际认可度。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预计,人民币债券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被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未来五年内或有7000亿~8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在岸人民币债市。
  根据两地主管部门安排,“债券通”先期开放“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北向通”并无额度限制,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
  至于为何先开通“北向通”,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与当前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和香港债市复杂性有关。
  香港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先开通无额度限制的“北向通”,与当前资本项目开放的政策一脉相承。虽然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趋稳,但资本外流形势仍然存在,所以资本项目开放政策也会继续延续前两年宽进严出的特点,以吸引境外资金流入为主。至于“南向通”开通后是否也会没有额度限制,要看当时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
  暂不开通“南向通”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香港债券市场的复杂性。刘立男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香港的债券市场也以场外市场(OTC)为主。就一级市场而言,以香港特区政府为发行主体发行的债券或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境外人民币债券是通过CMU系统,其他以企业为发行主体的债券则采用承销的方式。
  通过CMU系统发行并进行清算、结算和托管的特区政府债券主要包括香港政府机构债券,以及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EFB、EFN);前者是为了发展香港本地债券市场,同时满足一定的财政资金需要,后者则是作为政府的一种货币操作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CMU同时进行二级市场企业港币债券及小部分其它币种债券的清算、结算和托管。
  多数企业发行的非港币债券目前较少在CMU系统发行或托管,大多通过承销方式在场外市场发行和交易。尽管很多债券在港交所上市,但交易规模相对较小。
  天风国际证券集团行政总裁孟小宁也表示,香港债市中,以港币计价的债券占比很小,大部分是国际上流通的债券。由于这些债券并非都托管在CMU一个系统下,很难一次把它们通过一个路径全部实现“债券通”。此外,考虑到交易额度、交易方式、交易时间,这些都构成了“南向通”开通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