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腐败丑闻为何重创巴西股市

时间: 2017-05-20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本周四,因巴西媒体曝光该国总统特梅尔的腐败丑闻,巴西股市开盘重挫10%,触发熔断,最终以大跌8.8%收盘,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也大跌了7.54%。 政治人物的丑闻甚至政府的更迭在一些国家并不鲜见,但短短一条报纸新闻就在金融市场引发如此强烈反应,实属少见。要了解个中因由,必须从巴西特殊的经历说起。 巴西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有典型的拉美特色。国内储蓄率低、财政经常困难,货币经常疯狂贬值,经济增长时走时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型总统卡多佐抓住该国经济矛盾的牛鼻子,实行“雷亚尔计划”,一举遏制住了通胀,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国企私有化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巴西经济由此进入正轨。2003~2010年卢拉总统执政时,卡多佐的改革成果多数保留下来了,加上期间遇上大宗商品牛市,巴西经济欣欣向荣,跻身“金砖国家”之列。 但2010年罗塞夫上台之后,巴西经济开始转坏。罗塞夫在宏观政策方面实行凯恩斯主义,导致赤字不断上升,在微观政策方面,她较卢拉建立了更多的国有企业,在贸易政策上偏向保护主义,这导致了经济运行效率下降,腐败加剧,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此期间大幅下跌,其结果是赤字上升、通胀上升,汇率受压,巴西失去投资级的信用评级。2016年8月,罗塞夫因腐败问题被弹劾下台,副总统特梅尔接替其出任总统。 特梅尔的政策是中间偏右,这位宪法学者出身的政治家推行强硬的改革路线,包括以修改宪法的方式为政府预算设置上限,明确中央银行独立性,改革养老金和劳动力市场等,这些措施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也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欢迎。2015~2016年,巴西遭遇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其股市表现却相当不错,2016年股指大约上涨了40%,其实反映的是投资者对该国经济改革的正面预期。而此次丑闻一出,股市汇市暴跌,则是因为外资担心特梅尔改革计划流产而大举撤资。 拉美经济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本国储蓄率低,严重依赖外资,而外资又最担心这些国家经济不稳定。不切实际的福利、低效的国企、财政赤字、滥发货币、腐败,都会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对一国经济政策导向因此极为敏感。2003年左派的卢拉当选,索罗斯曾警告说巴西股市会下跌一半,但事后表明卢拉并没有严重破坏市场导向,资金又重新流回。这次丑闻发生后,摩根士丹利警告说,悲观情况下股市可能跌26%,其逻辑也是一样的。 其实,巴西财政赤字仅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2.4%,政府债务/GDP为70%,这两个指标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好,但由于巴西(也是大多拉美国家)历史上种种糟糕的治理,种种破坏性的民粹主义政策,外资总是不放心,总是以更苛刻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投资对象。只有当拉美国家用时间证明其市场化导向政策方向不会逆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已稳固建立,外资才会改变其苛刻态度,才不会像现在这么敏感。巴西在改善治理上走在了拉美各国前面,但改革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