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ST新都(000033)给“不死鸟”敲警钟 退市标准仍待进一步完善

时间: 2017-05-19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不出意料,*ST新都被终止上市,深交所的一纸公告让在资本市场“折腾”了好几年的*ST新都进入了退市程序,成为了2017年“退市第一股”。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让A股的“不死鸟”倒在了从严监管的规则下。可以预期,随着退市制度的日臻完善和规则效力的逐步显现,未来退市将成为一种常态。 *ST新都的退市之路一波三折:先是因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等事项,*ST新都2013、2014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1日起暂停上市。后为了恢复上市资格,该公司开辟互联网业务,用物业租金收入计入利润表,却被一封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确认函推向退市边缘。恢复上市无望,*ST新都只能在退市整理期后进入到三板市场进行挂牌转让。 这对于持有*ST新都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却是个好信号,这意味着退市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有序进退”的市场秩序正在形成,一方面将给上市公司带来警示作用,促使上市公司更关注经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绩差股、“壳资源”的炒作,实现公司价值的合理回归;另一方面,也能抑制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向投资者传递重质重实的理性投资理念。 我国的退市制度始于2001年,从单纯触及财务等指标退市,到确立“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退市体系愈加完善。2014年以来,陆续有*ST长油、博元投资、欣泰电气等多家公司离开A股市场。可以说,在监管层强力推进改革的浪潮中,退市制度发挥了很大效力。但不得不承认,要建立“有进有出、吐故纳新”这一健康的资本市场生态格局,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A股年均0.35%退市率与境外成熟市场动辄6%甚至8%的年退市率相比,差距不小。 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发行速度的推进需要严格的退市制度作为后盾,需要将违法造假、经营不好的公司清除出资本市场,净化资本市场环境。保证资本市场“出口”的畅通,才能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入口”的新股生态变化,因此,有必要在严格执行当前退市制度的基础上,继续修改细化退市标准,健全退市配套规则,驱赶一批走不动、跟不上或者有重大违法的上市公司离开A股市场。 有进有退,资本市场方能成为一池活水。只有在证券市场上培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良好生态,让该上市的企业上市,该退市的企业退市,才能激发出企业努力经营的动力,才能实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