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MOM基金管理人日记

时间: 2017-05-1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莹语非非】 对着资方不积极主动争取,还能大发少爷脾气的,不多。 2017.5.16,晴。 沪指收盘3090点,硬是不破3000点,也硬是不上3100点,这种窄幅波动中杀伤力不小。 H2基金卡在募集环节了,他们告诉我这事的时候我真不惊讶。小私募基金的募集环节是“鬼门关”,本身就没有过往的业绩支撑,如果再加上市场不配合,谈好的资金到了资金募集环节,多半就像遭了天灾的庄稼一样,颗粒无收。 H2基金的资方是一家机构基金,之前已经答应了投资金额,基金启动之后,直管的投资经理一直不确定资金到位时间,拖来拖去,H2基金的团队老大火大了,直接和对方大吵一架,拉黑。火气是发泄了,这募集时间就耽误下来了。再去找对方的高层沟通,资方当初的决心由于市场的近期变化,发生了改变。由对产品的坚决尝试,改为“市场不好,看看再说”的态度。 募集过程中这种事情也真是常见。初创私募基金募集,更是个难题。业绩还没有勾起资金赚钱追捧的欲望,又遇上市场下跌,雪上加霜。虽然市场相对低点募集的基金,赚钱概率高于市场相对高点募集的基金,但是产品募集难度却相反,市场底部很难募集,市场高点很好募集,这是人性,追涨杀跌。 不过像H2团队这样火爆的私募基金募资人,也少见。经过小私募基金募集的人都知道,有钱是大爷,钱在资方口袋代表着随时可以不投资,对着资方不积极主动争取,还能大发少爷脾气的,不多。我怀疑他真的理解私募基金创业意味着什么。不过这毕竟是人家的事,脾气大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通的。现在资方情绪过去了,市场跌下去了,资金到位没有时间表了,这就是现实,这现实不残酷?我想可能还是生活条件太好了,基金不是他们的一切吧,或者说没有准备把基金当成他们的一切。如果基金公司备案,租场地,招人,各项准备用了半年时间花了几十万,是否在募集的时候能更加心平气和一些?被折磨过的心理应该更加细腻一点,包容一点吧,没折磨过的心理,好娇嫩,哈哈哈。 为了投资,就不能好好沟通一下?请人家一起吃吃饭聊一下,非要急赤白脸在电话里大吵大闹一番就解气了?“骚年”任性的世界我懂但不能认同。不知怎么搞的,我脑子里飞进“熊猫烧香”这个病毒名称,觉得好笑至极,找不到想起这个病毒名字的原因,恐怕都是这不停下跌的市场害的。 (作者系私募基金管理人士)